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有文化 懂技術 善經營

新型職業農民成為返鄉創業先鋒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2020年10月20日06: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新型職業農民成為返鄉創業先鋒隊

  編者按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的考驗之后,脫貧攻堅到了最后階段。為了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致貧,推進扶貧產業發展壯大、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了重中之重。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正在成為返鄉入鄉創業的先鋒隊,他們已然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推手。

  ---------------

  國慶期間,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戳中了不少人的內心。電影裡,曾經連顏料都買不起的孩子,如今為家鄉設計出了一所夢幻山村學校﹔喬樹林為了推廣家鄉特產,要求師姐閆飛燕幫忙直播帶貨﹔被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錄取的馬亮,還是選擇了在家鄉發展稻田畫,振興家鄉經濟……

  和電影裡一樣,年輕人返鄉創業、帶動鄉村發展的故事一直在現實生活中發生著。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帶著知識和技術投身廣袤的鄉村田地,大展拳腳,既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也帶著家鄉“翻天覆地”。曾經荒廢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座養殖場、種植基地和產品加工廠﹔有了直播帶貨,農民們以往對農產品滯銷的擔心被很大緩解﹔古老的村落有了年輕人的身影,鄉村又“活起來了”。

  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正在成為返鄉入鄉創業的先鋒隊,他們已然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推手,在帶動家鄉發展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新農人返鄉創業成鄉村振興有力推手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為了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致貧,推進扶貧產業發展壯大、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了重中之重。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還要面臨長期的鄉村振興任務,也為返鄉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這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過程。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前期目標是消滅絕對貧困,隨著全面小康時期的到來,鄉村振興還要立足於可能會長時間存在的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問題。鄉村振興要使得差距越來越小,縮小差距還是要在農村產業上做文章。”

  在他看來,年輕人敢闖敢干、飽含自信,他們返回鄉村進行創業,對鄉村振興起到了推動作用。“可能每個人、每個項目的作用有限,但是眾多返鄉青年的力量匯聚在一起,積少成多,就形成了趨勢,形成了力量”。

  今年6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發布的《縣域創業報告》顯示,在縣域創業者中,返鄉創業者佔比50.8%,其中大學生的佔比約為16%。

  90后彝族女孩楊丁是返鄉創業大學生中的一員,從研究生到博士生,她和團隊成員用了3年時間深入家鄉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進行調研。2018年3月,她創辦“彝居匠造”,將現代設計與傳統彝族文化結合,邀請非遺傳承人與“新匠人”參與設計制作,公司在生產鏈和產業上游釋放出大量工作崗位,截至2019年年底,帶動的貧困人員就業200人,今年預計將達350人。楊丁覺得,返鄉創業的年輕人帶來了新技術、新觀念,激活家鄉沉睡的特色資源,通過科學的方法為家鄉“對症下藥”,同時避免了城鎮化建設途中的千篇一律。“希望更多的年輕人攜手同造新鄉村”。

  25歲的郭佳明在2016年把鹼地柿子種植項目帶回家鄉遼寧省盤錦市,成立了盤錦菜根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年初,郭佳明和公司的技術團隊開辦“農民夜校”,為種植鹼地柿子的村民免費義務開展技術培訓和政策解讀。鹼地柿子豐收了,很多農民興奮地找到郭佳明,“今年柿子每畝增產了近10%,沒想到種地也有這麼多學問”。

  江蘇蘇州北台湖畔的“草莓碩士”林亞萍,總結出一套適合當地草莓的生態種植技術,帶動周邊種植戶一起走生態路線。2017年開始,她開展《大學生創業培訓》《現代農業發展經驗分享和思考》兩門課程,以自身經驗鼓勵新農人培養科研思維,在實踐過程中嘗試科學試驗。在她的帶動下,14名畢業於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的高材生,或是帶著項目落戶,或是作為技術員在御亭農產園工作。現在御亭農產園正在推廣智慧農業,實行農產品從生產到加工、銷售全過程的智能化。

  新型職業農民成為返鄉創業先鋒隊

  近日,國家發改委在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上公布的數據顯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群體持續壯大,截至今年8月底,返鄉留鄉農民工中,已有1600萬人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與大學生返鄉創業相比,張德勇認為,有社會經驗的農民工返鄉,結合在外打工時所掌握的技能進行創業,更能夠將自身特征發揮出來。“大學生有專業知識,可以主攻技術含量略高的創業項目,這樣形成返鄉創業的層次感”。他提醒說,無論是返鄉的農民工還是大學生,都要在創業前找准定位,發揮特長。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院副教授劉帆看來,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正在成為返鄉入鄉創業的先鋒隊,其中,農民工更是重點引回人群。

  “因為他們是城市和鄉村的天然紐帶,扎根家鄉的感情更加強烈。他們利用在城市發展中所積累的資金、技術優勢和發達地區的先進經營理念,與當前農村發展短板進行互補,逐漸把腦中的‘創業藍圖’變成眼前的‘振興實景’。”

  這樣的“振興實景”出現在了90后小伙馬俊楠的身邊。

  家鄉在甘肅省玉門市小金灣鄉龍泉村,馬俊楠把自己稱作“新農民”。在外打工多年,他在返鄉創業政策的鼓舞下於去年回到家鄉,籌資180萬元發起成立祥農合作社。緊接著,他又在本村新建高標准拱棚50座,高標准日光溫室10座。創業初期,品種選擇不好、技術不熟練,又遭遇了病虫害,產量很低。他開始反思和自學新技術,並積極向專家請教,終於,新的作物長得郁郁蔥蔥,充滿生機。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很多村民們也紛紛開始發展種植,並加入祥農合作社。馬俊楠還會熱心地為村民們進行技術講解,向村民們傳授最新種植技術和經驗。

  回到家鄉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布楞溝村,35歲的東鄉族青年馬阿力木曾經在外打工10余年,他積極學習,通過移動互聯網了解信息。“一定要大膽嘗試、探索新事物,有行動,加上不斷學習,就會有未來。”馬阿力木說。去年,村裡決定發展集體產業,嘗試木耳種植,馬阿力木和妻子報名參加了集中培訓學習。馬阿力木決心把木耳種植技術掌握好,傳授給更多的農民,大家一起投身這個富有“錢景”的產業。

  疫情之下,返鄉創業危中有機

  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返鄉創業者遭受沖擊,但一些創業者努力去適應當下的沖擊,並適時扭轉思路,調整方向,化危為機。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曹東勃認為,即使經歷疫情沖擊,鄉村市場還是十分廣闊,“疫情之下,鄉村的優勢也在逐漸體現”。

  作為新型職業農民,林亞萍在今年疫情期間加入了一場特殊的“戰疫”。當時蔬菜等生鮮食品價格飛漲,部分農貿市場、超市出現市民搶購、貨架售空等現象,林亞萍帶頭將自家農場的兩三萬斤蘿卜、青菜、小白菜等蔬菜,全部做平價銷售。她號召農產園的農場主、青年農民們一起參加這場戰役,不惜售、不漲價,全力保障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她逐個摸清並統計周邊地區待售蔬菜、大米產量,與附近超市進行對接,逐步搭建起蔬菜產銷平台,把商戶、農戶、基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張緊密的產銷供應網鏈。商戶有什麼需要,在網上下單即可。除各大基地外,小農戶也能夠參與其中,可選擇供貨給果蔬基地,由基地統一收購配送,也可以根據商戶的下單數目需求,自行領單配送。這一模式推行后,有效地拉動了周邊農副產品輸出,最大程度減少了特殊時期農民的損失。

  郭佳明的鹼地柿子收益受到疫情影響減少了約20%,但仍高出其他作物。快遞恢復之后,他帶著鹼地柿子參與了“愛心助農”等活動,成功扭轉了柿子滯銷的狀況。郭佳明也開始利用抖音和快手等平台,介紹鹼地柿子,向農戶科普種植知識等,目前已有1萬多粉絲,“這次疫情也讓我們看到了直播的優勢,我們也在積極打通渠道,為柿子銷售增加保障”。

  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帶領家鄉村民種百香果的張輝澤也遭遇了疫情的影響。他延緩了擴種進度,開始琢磨新的銷售模式。“之前我們靠的是傳統的銷售模式,批發商和中間商從我們這裡拿貨。想要打造自己的銷售渠道,單靠傳統的銷售模式是行不通的。”張輝澤開始嘗試做電商,打算通過抖音、快手平台以及朋友圈銷售百香果。作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頂著危機創新,已然是他的責任。

  在曹東勃看來,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在認識上有了轉變,“原來大家覺得城市比農村有優勢,但是疫情來了之后,農村的人口密集程度小,受疫情影響程度低,已經變成了一個優勢”,這也給返鄉創業提供了機遇。曹東勃認為,這很有利於農業的三產化,即農業的服務業化、旅游業化。“疫情讓人們更願意往農村跑,人口從城市流向農村后,現金流也就流過去了,爆發出很多商機,也將是很好的契機”。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