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留壩縣中西溝村環境整治煥然一新——

大山深處好光景

記者 高 炳

2020年10月19日06: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大山深處好光景

深秋時節,走進秦嶺深處,陝西省留壩縣中西溝村的巷子裡,桂香馥郁。流水叮咚,彎彎的月亮河,從村庄穿流而過,又蜿蜒遠去,掩映在雲鎖霧繞處。幾個從四川遠道而來的游客不禁停下腳步:“沒想到深山裡竟藏著這樣的美景!”

聽到游客稱贊,村支書黎平富也感慨:“真沒想到能有這光景……”

“這麼一打理,院子果真好看”

每天傍晚,黎平富都會漫步月亮河畔。青石路,草木盛,綠意盎然。就在七八年前,這條河還是令他頭疼的地方:“房子都挨著河,啥垃圾都往河裡扔。”

黎平富帶著全村32名黨員大干了一場。每人包七八戶,上門動員清理垃圾,拆改私搭違建。

“破磚爛瓦堆在我自家院牆裡,礙誰事兒?”黨員焦萍才上門,村民魯明貴就嚷開了。焦萍不言語,拿起掃帚,房前屋后掃起來……

村民大會上討論衛生清潔,魯明貴說:“家畜不讓散養,還要蓋新式廁所?那玩意兒我用不慣。”黨員代表耐心勸:“你家小孫子是城裡娃,回老家一看那麼臟,不出半晌,娃娃就要吵著回城裡,你信不信?”幾番勸說下來,魯明貴不言語了。

鏟平砂石、拆掉破牆、修好雞籠、碼齊柴火堆……沒幾天,魯明貴就自己拿起了工具。“這麼一打理,院子果真好看。”魯明貴撓著頭笑。

全村上下撿拾垃圾、疏水修堤,月亮河又清了起來﹔河塘溝渠的柴草、糞堆共120余處,很快被徹底清除﹔借助廁改資金,村裡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1%﹔每月全村“衛生檢查”,各家各戶爭搶流動紅旗……

環境好了,大伙兒心情也舒暢。如今,魯明貴種植山藥致了富,房前屋后也整潔,前陣子還選上了村民代表。他說:“街坊鄰裡對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負!”

“老百姓實現自我管理,成為主角”

走進村民馬小紅家的廚房,干淨的節能灶鑲著白瓷片,一旁的換氣扇呼呼作響﹔身后碗櫃上,大理石案板光可鑒人。“以前用的是泥糊灶台,油煙、鍋灰嗆得流眼淚。木案板搭在倆凳子上,切起菜來咚咚響。”馬小紅說,“現在廚房美了,燒的飯都覺得香。”

廚房變美,栽滿花朵的院落更美。“村裡提議大家種種花,美化環境,我就擺弄了這些盆盆罐罐。”馬小紅愛養花,在全村大評比中,成了“最美養花人”。花朵也點綴在整個中西溝村——淡紫的醉蝶花、鮮麗的一串紅、金黃的萬壽菊……各家各戶行動起來,把小山村打扮得分外漂亮。

“美麗鄉村建設,先鋪好公路、管廊、文化廣場,再辟出小景觀,植樹種花。”在黎平富看來,基礎打好后,管理更重要,“以往‘有人建、有人用、沒人管’,這困境一定得破解。”為此,村裡“三隊兩會一屋一規”的治理模式建了起來:組建衛生保潔隊、自來水管護隊、道路管護隊﹔通過“院壩說事會”“道德評議會”傾聽村民聲音﹔通過“德美屋”、村規民約,引導文明風尚。

“像以前誰家水管出了問題,村上沒人管、也管不了。”黎平富說,如今有了管護隊,問題迎刃而解。平日裡,老百姓村規民約守得好,還能積攢“德美屋”積分。“‘孝善誠勤儉美’考評,每項得1分﹔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加1分﹔兒子參軍加5分……1分抵1塊錢,每年攢八九十分,就去‘德美屋’兌換東西。”馬小紅說。

“念好這‘清、拆、建、管’四字訣,大家干勁滿滿。”黎平富說,“集體的事情,大家共同管﹔村民的事情,村民自己辦。老百姓實現自我管理,成為主角。”

“在自家門口創業,也踏實自在”

民宿“馬家小院”裡,69歲的馬廣正在廚房掌勺。鍋裡翻炒的,是自家菜園的辣椒、油芥、茄子……憑借好廚藝,“馬家小院”人氣很高。“我家7間老房子,游客住著懷舊,很多是回頭客。”老馬提供食宿“一條龍”,每年能掙12萬元。

像老馬家一樣,中西溝的“鄉村旅游”有自己的思路——“洋”不過城市,但能“土”出特色﹔溪水潺潺、蛙鳴聲聲,“鄉愁”成了最大賣點。“板栗採摘節”“高山尋蜜節”,一個個特色活動,引來游人如織。

最火的,要數青少年自然成長營。在農耕體驗園裡,孩子們摘蔬菜、收稻谷、抓活魚,累計3萬余人次參與。游客蜂擁而來,帶火了村裡28家農家樂,村裡的土雞蛋、臘肉、板栗、核桃,都成了搶手貨。

逐漸火熱的家鄉,吸引了在外闖蕩的年輕人。老馬的兒子馬小彥兩年前從廣東回來,在村裡種植食用菌。“我們培育香菇16萬筒,客商上門收,游客也來買。”馬小彥笑著說,“中西溝變了樣,讓年輕人看到了希望。在自家門口創業,也踏實自在。”

山村換新顏,不只是一個中西溝。留壩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縣清理垃圾堆、雜物堆等近3萬處,拆改違章搭建小廁所等7000余處﹔建設具有鄉愁記憶的小景觀183個,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九成﹔全縣70%群眾參與到旅游產業中,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3000余元。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9日 第 06 版)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