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速度賽男子專業組冠軍劉加在位於華山北峰獨秀峰的岩壁上奮力攀爬。 本報記者 陳博文攝
在本次結組挑戰賽中成功登頂白雲峰的(左起)王志明、邱江、謝衛成、趙忠軍。 本報記者 陳博文攝
9月23日,藍天之下,華山巍峨。這座秦嶺中風格最為獨特的花崗岩山脈,憑空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在這似刀劈斧削的岩壁之上,一群勇敢的身影正快速攀爬。
這是“一帶一路”陝西渭南2020華山中國自然岩壁攀登公開賽暨中國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賽第二站的現場,同時也是今年陝西啟動的第二個“一帶一路”精品賽事。來自全國的70多名攀岩專業選手及愛好者正在向華山自然岩壁發起挑戰。
絕壁上的芭蕾
華山擁有全國乃至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花崗岩千米大岩壁。岩石的裂縫非常穩定,表面干淨。倚天拔地的巨大山體、陡峭的岩壁、獨特的自然景觀都令攀岩愛好者躍躍欲試。
攀岩被稱為岩壁上的芭蕾,作為一項經典的山地戶外運動早已風靡全世界,並且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攀登大岩壁需要具備嫻熟的攀登技能、儲備充足的體能、制訂詳細的攀爬計劃、收集完備的山峰資料以及攀登搭檔之間的磨合等等。
安全帶、攀岩鞋、安全頭盔、鎂粉袋……一條條攀岩繩上,自然岩壁難度速度賽的攀登者們輕裝上陣,手伸到身后的鎂粉袋中蘸一蘸,便開始騰挪、跨越、引體向上、重心轉移、支撐點轉換……與攀爬人工岩壁不同,選手們在自然岩壁上很難看到路線的全貌,還要面臨碎石掉落的風險。然而正是這些挑戰,使自然岩壁攀爬運動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9月24日,參加專業組、公開組難度速度賽的選手在華山北峰腳下展開最后的決賽。沿著白茫茫的石壁與攀岩繩向上望去,30米賽程的終點,一個小小的紅點在飄搖著——觸碰這個用布制作的小紅花象征著到達了比賽的最高點。經歷了預選賽的篩選后,公開組與專業組男女共32人,向決賽發起沖鋒。最終有10人來到了賽程最高點。其中,女子公開組成績都瀚婷5分15秒、男子公開組宋梟3分52秒﹔女子專業組成績覃佩瑩4分20秒、男子專業組劉加4分51秒。他們分別拿下本組別冠軍。
決戰白雲峰
自然岩壁結組攀登源自軍事特戰項目,它就像是岩壁上的“馬拉鬆”。本次大岩壁挑戰賽的岩壁選擇在高聳入雲的白雲峰。它位於華山北峰雲台峰之北,海拔1600余米,石白如雪,一年四季雲遮霧繞,白雲隨風飄動升降起伏,如海浪翻滾,極其壯觀。白雲峰亦稱公主峰,因南陽公主隱居此間而得名。
9月23日,參加自然岩壁結組挑戰賽的4名選手——謝衛成、王志明、邱江和趙忠軍結組,從大岩壁根部出發,挑戰白雲峰絕壁。上午開始,4名選手的身影漸漸隱入了白雲峰峭壁的雲霧之中。挑戰選手的身下,由滑輪系統拖拽著幾個特制的拖包,裡面是幾天的干糧水袋和用於休息的吊帳。兩天一夜,運動員身處千丈懸崖,要完成近千米的大岩壁攀登,考驗的不僅是他們的攀岩技術,更是挑戰心理及生理的極限。
23日夜晚,已攀爬了300余米的他們在岩壁上搭起吊帳休憩。“我的攀登經歷已經有20年,華山給我的感受是與眾不同的,它有著特別漂亮的花崗岩與特別漂亮的夜晚。”休憩在岩壁上的夜晚注定與眾不同。選手邱江躺在吊帳上向空中望去,隻見滿天群星閃耀,華山在夜色之中也褪去了險峻,留下一道弧度柔和的山脊。
24日11時30分,經過兩天一夜600多米的攀爬,4名勇士終於登上峰頂,隨即,他們在白雲峰頂展開了五星紅旗。
展示華山大岩壁自然之美
華山為何深得攀岩愛好者青睞?
華山山脈山峰林立,除了游客們主要游覽區域的東、西、南、北、中五座主峰外,還有70多座山峰環拱擁衛。唐代詩人杜甫《望岳》詩雲:“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大多數的山峰平日裡無法登臨,但它們挺拔峻峭的山形,早已進入攀岩愛好者的視野,成為攀岩者挑戰的目標。
本次由中國登山協會、陝西省體育局、渭南市人民政府、陝西省登山協會、華陰市人民政府、陝西華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中攀商貿(北京)有限公司等共同打造的比賽,引起了全國媒體的熱切關注。38家媒體的80多名記者聚焦本次比賽,超過了參賽選手的人數,這在全國也是罕見的。特別是包括央媒及本報群眾新聞網在內的全國十多家網絡媒體的直播,更是讓本次賽事活動成為了“網紅”。
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王勇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人們認為‘自古華山一條道’。本次比賽,我們既想在全世界展示華山大岩壁的自然之美,同時也想表明,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中國攀登者敢於挑戰任何的不可能,並能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