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延安: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打造群眾致富的生態銀行

張偉 鄒星 李永強

2020年09月16日16:16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延河流水光閃閃,戰士飲馬走河邊……”一曲《延河的水》,唱出了人們對延安歲月的美好記憶,也唱出了“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的壯美景象。然而有一段時間,延河成為了黃河泥沙的主要輸送河流。滾滾延河、滾滾泥沙成了延安生態環境最真實的寫照。

近日,記者來到地處黃河重要支流之一的延河下游的延安市延長縣,行走在延河岸邊,河清、岸綠、堤美成為了延河最美的畫面。從往日的泥沙河到如今的景觀河,從以往泥沙滾滾的延河變成延河入黃口“延河清,黃河渾”的場景,在延安的生態保護中我們似乎能找到答案。

退耕還林 讓“生態綠”成為延安名片

延安位於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中國革命聖地。歷史上的延安曾是“水草豐茂、牛羊塞道”的富庶之地,后來由於過度放牧、屯墾和戰爭等多種原因,林草植被遭受毀滅性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上世紀90年代,延安年入黃泥沙量佔入黃泥沙總量的1/6。“下一場雨,脫一層皮,累死累活餓肚皮”是當時延安老百姓生活的實狀。

“延安用20年的時間,退出了一片片青山,還出了一窪窪綠地,延安山川大地披上了層層綠裝,過去‘黃中找綠’,如今‘綠中找黃’。”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延安市市長薛佔海介紹了延安退耕還林的成就。

如今在陝西延安,原本黃色的山體經過多年的植被保護已經披上了一層綠裝。鄒星 攝

據介紹,20多年來,延安市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大力發揚延安精神,率先在全國開展大規模退耕還林,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從1998年吳起縣首開全國封山禁牧先河,到1999年在全國率先開展大規模退耕還林成為最早試點,再到2013年在財力十分緊張情況下自籌資金13億元再次率先在全國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將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延安始終堅持人工綠化與封山禁牧相結合,梁峁溝坡窪統一規劃,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群策群力、投工投勞,變“兄妹開荒”為“兄妹造林”。

薛佔海告訴記者,近年來,延安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077.5萬畝,佔全國退耕面積的2.1%、陝西省的26.7%,森林覆蓋率由33.5%提高到52.5%,植被覆蓋度由46%提高到81.3%,陝西綠色版圖因此向北推移400公裡,延安被譽為全國退耕還林第一市。

當然,退耕還林在延安市全面實施后,如何確保能退得下、還得上、穩得住、不反彈,成了擺在延安人民面前的兩難選擇。

2008年,延安子長縣率先打響了治溝造地戰,全市隨后逐步推行,到2018年11月底,延安治溝造地197個子項目全部竣工,累計完成高標准農田4.36萬畝,新增耕地面積11.77萬畝。不僅有效增加了高標准農田面積,耕地更加集中連片,而且建成的溝壩地地勢平坦寬闊、水肥條件好、蓄水保墒,耕地產能得到大大提高。

隨著治溝造地工程的實施,逐步落實了山、水、林、田、路、壩為一體的生態保護修復系統治理,結合“碧水、藍天、青山、淨土”四大保衛戰,延安進一步提升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綠水青山隨處可見,極大改善了人居環境。

在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當地在治溝項目區利用山水林田湖的自然美景,大力發展旅游業,2017年旅游收入達到1200萬元。

寶塔區南泥灣通過治溝造地項目,大力發展水稻種植,使水稻面積由原來的幾百畝增加到2000畝,再現了當年南泥灣“一川稻田綠,萬頃金波涌”的景象。2018年,南泥灣全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有效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裡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生態改善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年降雨量由300多毫米增加到550毫米以上,年入黃河泥沙量由2.58億噸減少到0.31億噸、下降88%,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6萬平方公裡、減少23%,揚沙天氣數減少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3天,“蔚蔚藍天”成為延安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

抓水治理最末梢 讓污水不入黃河

“以前這裡的面貌,隻能用臟亂差來形容,居民平常使用的生活污水,順著溝道直接倒下去,一到夏天惡臭熏天。”72歲的房勇是延長縣七裡村街道寺家河口村居民,算上今年,房勇搬來這裡已經是第51個年頭了。看到近兩年延河治理給村子帶來的變化,房勇贊不絕口。 “現在,家家戶戶都安裝了污水排放管道,臭水溝不見了,河水變清了,村裡的環境變美了,日子也變好了。”

延安市延長縣出資設立污水管網,用鐵皮包裹的污水輸送管道遍布在縣城的溝溝道道裡,力爭讓污水不入溝,保証延河清澈。鄒星 攝

沿著寺家口村的溝道一路前行,隨處可見白鐵皮包裹的粗管道,當地干部告訴記者,這是當地的污水收集管道,裡面是污水管道,用防凍材料包裹防止冬季結冰,外層用鐵皮保護,居民隻要將生活污水倒入自家門口的污水收集口,污水就順著管道輸送至延河箱涵,再由箱涵輸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

“目前我們的污水收集率已經達到90%以上,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由劣質五類水達到一級A類排放標准,保証污水不入延河不入黃河,河岸三季有花。”延長縣河長辦公室副主任段軍輝說。

為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2018年,延安市延長縣確定實施縣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這一重大環保項目,預計總投資9758.43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1條溝道的截污工程和6個片區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縣城區11條溝道雨污分流后的污水以及延長縣5萬多居民的生產生活污水全面接入分流管網,輸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作為貧困縣,拿出近一個億治理污水,並非易事。但無論花多少錢,都要保証延河清著向黃河交水。”延長縣住建局局長高懷應說,“通過幾年的治理,溝裡的水清了,延河的水質也有明顯的提高。”

2017年以來,延長縣堅持“變無水為有水,變死水為活水,變臟水為淨水”的工作思路,累計投資2.98億元。先后實施了防洪、河道清淤、污水箱涵、水景觀、河灘公園、節水灌溉、淤地壩等九大工程,截至目前,已解決6村2500戶居民汛期出路難,河道臟亂差問題,解決1000余畝大棚及果園的灌溉問題,保障1200多村民增產增收,徹底改變了延河流域的生態環境。

延安市宜川縣於2012年啟動晉陝峽谷綠化工程,分年度連續實施,累積完成造林總面積8.5萬畝,北至宜川與延長交界處、南至縣川口,總長度約26公裡,完成投資1.5億元,初步形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色"的景觀效果,達到了治理目的。

宜川縣林業局局長吳大洋告訴記者,該項目的實施針對晉陝峽在山勢陡峭、土層淺薄、土壤貧瘠、氣候干旱、免害嚴重等特點的石質山地造林探索出一條有效的治理途徑。通過治理,壺口景區周圍山體披上了綠裝,初步形成了景觀效果,避免泥水直接流入黃河,為提升黃河沿岸生態建設、提升壺口景區景觀效果、促進旅游經濟發展、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生態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從延安市了解到,為了確保生態環境保護得到持久鞏固,當地建立大氣污染監測預警機制,通過加快推進“煤改氣”步伐,做好清潔能源推廣運用。同時,延安在全市范圍內加強重點區域污水截流、收集、納管和面源污染治理,實現河流水質達標排放,推進河流水質持續好轉。另外,延安加強了城市建成區、工業園區、油區、井場、礦山、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溯本清源,持續保護好生態環境。

打好生態牌 打造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

在延河與黃河交匯處,“延河清、黃河黃”的景象映入眼帘。張偉 攝

延河在延安市延長縣雷赤鎮涼水岸村匯入黃河,依托當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當地村民通過國家退耕還林的政策在周圍的山上種起了5000多畝大紅袍花椒,打起了“涼水岸”牌大紅袍花椒的特色品牌,花椒的種植既為當地取得了生態效應又讓當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應的雙贏。

“這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強,延河清澈了許多,看延河匯入黃河的位置延河水有多清澈,這也是我們退耕還林帶來的效果。”涼水岸村村主任王繼民說。作為當地的致富帶頭人,王繼民對未來信心十足:“再過幾年,我們把本土大紅袍花椒的品牌做響了,涼水岸村的發展前景將會更加光明。”

眾所周知, 由於歷史、自然條件等原因,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黃河流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革命老區脫貧攻堅也是實現延安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說到脫貧攻堅,小蘋果是延安不得不提的大產業。一方面,當地依托退耕還林政策和當地適宜優質蘋果生長的獨特氣候,大力發展蘋果種植,通過蘋果種植實現了生態環境與農民致富的雙贏。蘋果紅了,山綠了,農民也富裕了。

在陝西延安市洛川縣,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

延安市市長薛佔海告訴記者,延安市將貧困戶全部納入“企業+合作社+果農(貧困戶)”聯結機制,持續推進以蘋果為主的產業扶貧,蘋果種植面積累計達到390萬畝,產量達到350萬噸,產量約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國的九分之一,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在宜川縣壺口鎮曹家庄村的蘋果園裡,當地貧困戶王吉明正在緊張忙碌著,幾個月后成熟的蘋果將為他帶來不錯的收成。“今年套了12萬個蘋果袋,保守估計每畝蘋果的純收入能超過一萬元。”王吉明眉開眼笑。

記者了解到,宜川全縣果業面積40萬畝,其中蘋果面積30萬畝,花椒、核桃、酥梨十萬畝,得益於良好的生態,宜川的蘋果味美果優,深受消費者喜歡。全縣1457戶貧困戶也依靠果業實現脫貧致富。

“在蘋果種植過程中,宜川縣對果業垃圾和村民生產生活垃圾進行了集中處理,確保干淨的土壤中生產出優質的蘋果。”延安市宜川縣果業中心營銷中心主任郝正輝告訴記者,“我們大力發展以大改型為突破口的四項關鍵技術,增施有機肥推廣豆菜輪茬生草覆蓋制,著力解決果園封閉和有機肥不足的兩大瓶頸問題,依靠生態優質,打造宜川的有機蘋果品牌,讓農民種出好果子、賣出好價錢。”

近年來,延安市強力推進以蘋果為主的產業后整理,智能選果線、冷氣庫累計達到88條和120萬噸,企業、合作社優先高出產地價收購貧困戶蘋果,免費為貧困戶上線分選、入庫貯藏蘋果,把貧困戶牢牢鑲嵌在全產業鏈上,蘋果收入佔到農民收入的60%以上,做大做強了全市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撐。同時,讓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投入到第二、第三產業,發展養殖業、外出務工、做生意、開旅店、做手藝,讓他們在致富路上各顯神通,真正實現了“國家要被子(植被)、農民要票子”的雙贏。 

(責編:鄒星、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