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陝西師范大學教授王喆之帶隊的陝西省中藥材科技服務團應榆林市政府之邀,為榆林發展中藥產業把脈。
8月6日,漢中市發展改革委在全國考察后,向市政府提出“將中藥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報告。
……
今年6月,《關於加快推進中藥產業發展的意見》《陝西省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出台后,從陝北到陝南,中藥產業明顯在加速。
作為資源大省,中藥產業能否成為陝西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最大優勢:環境和品質
“沒想到,富縣的植被恢復得這麼好,更沒想到,在這裡的黃土高原上能找到396種野生中藥材,可以說滿山是寶。”說起延安的中藥材,陝西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專家組成員、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白吉慶語帶驚喜。
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已進入收尾階段。讓專家們欣喜的是,以退耕還林為主的生態建設,讓黃土高原、秦巴山區的野生中藥材資源也越來越多。林地面積的擴大,使中藥材林下種植條件更好。
陝西中藥材資源豐富,素有“秦地無閑草”之稱。 目前,陝西有中藥植物藥近3200種。在《中國藥典》收列的618種重要中藥中,陝西有超過70%的種類。包括元胡、丹參、杜仲、柴胡、麝香、豬苓、天麻等,我省的十幾種藥材產量在全國居於前列。
在規劃中藥產業、進行中藥資源普查的同時,專家們也一直在思索:陝西中藥材的核心優勢到底是什麼?
“中藥材的品質,除了產地特性之外,種植環境、種植過程能否盡可能純天然、無污染至關重要,因此行業內把生態種植作為提高中藥材品質的關鍵。”陝西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渭玲說。
“與平原、丘陵地帶作為糧食產區悠久的農業開發史相比,陝西發展中藥材以不同海拔、不同氣候的山地、高原為主,林下資源豐富,具有實現生態種植的更好條件。環境更好、品質更高,是陝西中藥材的核心優勢。”王喆之說。
如何才能優質優價
雖然擁有豐富的資源、高品質的中藥材,但目前一些優質藥材價格優勢並沒有得到體現。
佛坪縣是中國山茱萸之鄉。佛坪山茱萸果大肉厚、有效成分含量高,業內普遍認為是國內品質最好的。但是,佛坪山茱萸卻面臨效益低下、賣不出去的困境。
據佛坪縣中藥辦主任丁曉明介紹,全縣目前有10萬畝山茱萸,但山茱萸價格極不穩定,最貴的時候賣過400元1公斤,最便宜時才14元1公斤。
高品質中藥材如何實現優質優價?透明、健康的價格和市場機制怎麼建立?
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產業發展處處長李斌表示,分質分級定價依然是有效辦法。
一些藥廠、飲片廠為了優質、穩定的藥材供應,實行基地化種植。如幸福制藥在商洛有上千畝連翹基地,在寶雞有數千畝柴胡基地﹔延安制藥廠在延川縣、寶塔區發展了數千畝酸棗基地……“基地種植少了中間環間,穩定了價格和藥材質量。”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產業發展處副處長張鑫說。
漢中市還啟動經紀人教育培訓,並搭建漢中市綠色農產品和中藥材展示交易中心及網絡交易平台。負責中藥材種植的漢中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趙維君說:“隻有公開透明統一的市場、公平的交易,才能維護多方的利益,促進產業鏈健康發展。”
陝西興盛德中藥飲片廠行政總監孫毛波表示,現在許多醫院、藥廠一般都要求中藥材、飲片大小和質地要均勻。而陝南一些山區的藥材,雖然品質高,但因晾晒不及時、初加工、包裝不專業導致不“受寵”。陝西的藥農應該提升專業水平。
陝西省林業局發展改革處處長劉增祥表示,要實現中藥材優質優價,除了提高規模化、專業化水平,提升市場化、信息化,做好品牌外,尤其是秦巴山區,也要考慮發展對當地獨特優質環境依賴度高、其他地區很難模仿的藥材品種,這樣的品種附加值高,有利於農民持續增收致富。
陝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唐志書說:“中醫藥產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時期,而陝西的中藥材整體品質較好,因此更應該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真正發揮出‘陝藥’的品質優勢,邁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