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作為

離鄉不離黨 流動不流失

——商洛市農民工黨建工作見實效

 本報記者 屈荔鵬 通訊員 史小濤 杜春艷

2020年09月08日07:39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離鄉不離黨 流動不流失

疫情期間,洛南縣政府包車送當地農民工外出務工。本報通訊員 吳軍鋒攝

商洛市人口250萬,農業人口佔到50%以上,其中約79萬名農民常年在外務工。如何使在外務工創業的農民工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成為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在外黨員找到“家”的歸屬感

今年以來,商洛市從解決農民工黨員去向難掌握、就業不穩定、權益難保障等問題入手,堅持分類施策、以點帶面、統籌推進,以“三聯兩引兩服務”為載體,全面加強農民工黨建,讓在外的黨員找到“家”的歸屬感,並認真組織實施“歸雁計劃”,讓曾經“走出去”的優秀農民工“走回來”,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我常年在蘇州打工,不能時常回家看望老人和孩子,同時,身為一名黨員也不能正常過組織生活。自從有了農民工黨委,我便可以在農民工流動黨員群裡進行學習和思想交流,黨組織還定期看望慰問我們留守在家的父母和孩子,解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使我們能夠安心在外工作,感謝黨組織給予我們‘家’的溫暖和關懷。”談起農民工黨委,商南縣流出農民工黨員徐慧敏充滿感激地說。

據了解,商南縣依托縣創業中心組建農民工黨委,理順縣外11個流動黨員黨支部和縣內1個流入黨員黨支部、3個職校黨支部隸屬關系,高標准建成農民工黨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和黨建展示區,建成15個支部黨員活動室。推行“流出地為主、流入地為輔”的“雙向對賬聯管”機制,吸納60多名優秀農民工加入黨組織。

鎮安縣西口回族鎮,是全省三個回族鎮之一,有回族1065戶3788人。該鎮在西安從事民族餐飲業600多人,其中黨員10多名。為加強該鎮民族餐飲業流動黨員管理和服務,解決群眾就業、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該鎮成立了西安市民族餐飲業流動黨支部,發布就業信息100余條,協調解決勞資糾紛3起,新增就業崗位200余個,人均增收1萬余元。

西口回族鎮青樹村村民馬良,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直在家待業,家中有殘疾且年事已高的父母和兩個年幼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難。流動黨支部了解這一情況后,及時聯系西安當地民族餐飲業門店,為馬良提供工作崗位,幫助他月均增收4000余元。

吸引優秀人才回鄉創業

為了解決農村年輕人流失嚴重、發展人才缺乏的問題,商洛市積極探索“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兼任村干部”舉措,注重從優秀農民工中推薦產生“兩代表一委員”,村(社區)換屆時按比例在優秀返鄉農民工中實行“公推公選”,每個村(社區)儲備農民工后備力量不少於2名。同時,引導他們返鄉興產業,實施“創業回鄉、資金回流、人才回歸”,對帶富能力強、有技術會管理的優秀農民工,村(社區)黨組織“一對一”定向回引。

商南縣還設立農民工創業扶持資金,建成創業孵化園,為創業農民工提供“一條龍”服務,先后吸引5521名優秀農民工回鄉領辦創辦產業項目5571個,引回164名優秀農民工進入村兩委班子﹔丹鳳縣建立12個鎮(街道)農民工黨員服務站、155個村級聯絡點,建立6個農民工黨支部,通過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先后為1240名農民工黨員辦理了流動黨員証,鼓勵147名外出創業務工能人回鄉發展產業……

切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今年以來,商洛市以服務合法維權為中心,以農民工黨組織為依托,統籌人社、司法、公安等部門,定期開展農民工勞資矛盾糾紛化解,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我們充分利用流出地黨支部微信群,推行網上學習、網上過組織生活,介紹家鄉發展變化,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目前,全縣已建立微信群244個,推送各類信息1.2萬余條,收集農民工意見建議98條,組織農民工黨員學習800余人次。”山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呂龍說。

截至目前,商洛市共有農民工黨員13071人,入黨積極分子2087人,建立農民工黨支部50個,領辦經濟合作組織865個,進入村兩委班子1845人。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