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司機馬晨在安全行駛中。 本報記者 劉坤攝
近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發布了我國首部《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平台公司安全運營自律規范》團體標准和《私人小客車合乘信息服務平台公司安全運行技術規范》團體標准,這也是我國發布的首部網約車、順風車安全團體標准。
根據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2019年發布的《中國網約車安全發展研究報告》,目前國內每3名打車者中,至少有1人使用網約車。全國獲得城市經營許可的網約車平台已超過140家。
網約車發展至今,早已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緊地融合在一起,為大家出行提供了不小便利。但時有發生的網約車安全問題,又在提醒我們網約車安全保障還需進一步加強。如何才能讓網約車更安全?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網約車為人們提供了更多選擇
自網約車出現以來,以安全、便利、快捷等優勢受到了廣大乘客的青睞,成為眾多人出行的選擇。
“網約車不僅可以提前預約,價格比較透明,而且打車可以直接定位到目的地,對於解釋不清目的地的人來說幫助非常大。同時,我們還能看到司機以往訂單的情況和評價,對於司機的駕駛水平和信譽度能做到心中有數。”家住神木市的大一學生劉婷談起網約車,說出了許多優點。
相比於傳統出租車遭人詬病的問題,網約車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一些更為細致周到的服務,為乘客提供了更加優質的乘坐體驗。
同時,網約車的差異化服務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2019年8月12日,滴滴公司在西安開通滴滴豪華車業務,西安成為繼北上廣深杭之后,滴滴豪華車布局的第6個城市,提升了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出行服務水平。
“豪華車司機穿著統一的制服,有著紳士般的服務,大大方便了我們進行商務活動。”8月28日,正在西安進行商務活動的於涵說,網約車豐富了他們的日常選擇,也不用專門為此養一輛車,降低了差旅成本。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短短數年間,網約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出行中不可或缺的選擇,其根本原因在於網約車給大眾創造了新的出行價值。
安全是網約車的底線
隨著網約車行業的迅速發展,網約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非法運營等弊端也日益暴露,個別社會影響極大的案件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2018年5月5日晚,空姐李明珠在執行完航班任務后,在鄭州航空港區通過滴滴叫了一輛車趕往市裡,結果慘遭司機殺害。滴滴公司當即發布聲明表示悲痛和愧疚,並出台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雖然不能因為有個案就放大網約車的危險性,但必須加強監管、促進平台做好服務,提高出行品質。
“女孩坐網約車出事的新聞很多,所以我挺害怕晚上坐網約車的,一般都是和家人一起出行。”來自陝西中醫藥大學19歲的趙星蕾表示,“而且我會避免坐副駕駛,上車后會在微信上告訴同學車牌號。如果感覺有些不對勁,我會給父母打電話,直到下車。”
從既成犯罪和犯罪未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網約車的侵害對象主要是與自己力量懸殊、能夠輕易控制的人。網約車司機在下手之前會和乘客聊天,以此判斷是否容易下手以及作案時機。
“有一次司機全程都在和我聊天,他問了學校、專業、情感狀況,甚至是家庭住址,一下子引起我的警覺,我回答的都是假信息。”大一學生劉婷談起那次經歷,仍然心有余悸。
針對這些亂象,滴滴經過了交通運輸部以及公安部等部門檢查之后,推出了一系列如司機必須持有雙証才能接單運營的新規定,為乘客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新型模式的安全探索
今年8月,成都出台網約車“新規”,對網約車車輛、經營行為及定價機制進行調整。
新規定要求,網約車車輛需為具有本市號牌的7座以下乘用車(微型、小型面包車除外),車內需安裝錄音錄像等設備﹔乘客投訴處理完畢時限由5個工作日減為3個工作日等。
濟南也於近日對網約車經營管理規定作了相關調整,不斷完善這一新型出行模式。可見,要使網約車市場變得更加規范,需要持續探索,需要多方共同發力。
2019年,滴滴公司與陝西交警合作錄制了20條耳熟能詳的語音播報內容,例如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帶、提示司機禮讓行人、拒絕超員超速等。一方面能讓司機、乘客雙方安心,提高安全意識﹔另一方面對懷有歹心的不法分子具有威懾作用。
小細節中見大文章,像這樣有益的嘗試,應該更多一些。
為了顧客的安全和更好的乘坐體驗,滴滴平台在網約車訂單分派規則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行程的距離越遠,乘客被分派到的滴滴高評分司機的概率越大。”滴滴西北區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各種約束條件下,不斷優化算法,讓乘客綜合體驗更優。
另外,還有乘客酒后報備等強制要求。如果乘客報備酒后乘車,平台將引導乘客添加臨時聯系人,並授權系統將其行程的實時位置及行程結束等信息及時通知到臨時聯系人,在醉酒乘客到達目的地時,系統還將提供自動“叫醒服務”。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兩項團體標准的出台,能否起到藥到病除的效果?對此,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兼共享出行分會長李華強表示:“安全是網約車、順風車最基本的服務。這兩項標准的頒布實施,是行政法規規章、國標行標實施安全管理的重要補充,填補了網約車、順風車安全標准的空白,將大力推進網約車、順風車平台企業全面加強安全工作,使網約車、順風車平台企業實施安全管理有據可依、規范實施,全面提升共享出行行業安全工作水平。”
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稱,滴滴高度重視保障司乘人員出行安全,不斷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升級迭代安全產品功能,安全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
記者手記
保障安全才能行穩致遠
劉坤
在一個科技成果層出不窮的時代,一方面享受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科技應用帶來的問題也讓我們措手不及。例如,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現的網約車讓出行更便捷高效,但又不得不面對網約車安全等新的社會問題。
解鈴還須系鈴人,技術應用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用技術手段克服。隨著網約車運營系統的發展,運營商逐漸把更多的資源放在網約車安全上。滴滴公司通過行程錄音錄像、實時監測行程、出車人臉核驗等技術應用,不斷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升級迭代安全產品功能,保障司乘人員出行安全。
古人說:“欲知平直,則必准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要使網約車發展行穩致遠,離不開制度的引導和保障。要不斷調整更新管理辦法,使制度適應網約車運營出現的新情況、面臨的新問題。
同時,制度必須要有韌性。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一刀切”“一管就死”。自第一部網約車管理辦法頒布以來,全國各地對網約車安全監管不斷進行探索和嘗試,不少地方甚至實現了監管制度每年更新,尋求破題網約車安全的最佳路徑。
保障網約車安全,既需要用好科技手段,用技術進步彌補網約車運行中的安全漏洞,又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監管舉措,引導網約車健康向好發展。當科技進步與制度保障的合力作用於網約車監管時,網約車的乘坐環境將越來越安全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