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不僅有兵馬俑 “寶藏”大省“家底”殷實

2020年08月25日14: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陝西不僅有兵馬俑 “寶藏”大省“家底”殷實

  (中國減貧故事)陝西不僅有兵馬俑 “寶藏”大省“家底”殷實

  中新社西安8月25日電 (記者 夏賓 張一辰)在中國地理版圖中央位置,陝西形如一個蹲著的兵馬俑,但“家底”殷實的陝西絕非僅有兵馬俑。

  “天然歷史博物館”是陝西因文物遺存豐厚而獲得的美譽,其文物點密度大、數量多、等級高,特別是擁有豐富性、完整性、至高性等特點的周秦漢唐文物資源,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要影響力。

  官方公布了截至2019年底的陝西文物資源統計數據:世界文化遺產有3處共9個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0處。

  從可移動文物來看,陝西522家國有可移動文物收藏單位共收藏文物7748750件,排名全國第二位﹔從博物館來看,陝西備案博物館319座。

  此外,秦腔、皮影戲、安塞剪紙和腰鼓等“鮮活”的寶藏,讓陝西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巨大。

  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陝西誕生了一批享譽全國的作家,尤以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為代表,均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為陝西贏得“中國文學重鎮”的殊榮。

  如何更好地挖掘文化“富礦”,成為陝西長久以來思考的問題。現在,陝西的文化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數據顯示,2019年陝西全省新登記文化及相關產業市場主體4.12萬戶,總量達到10.83萬戶,同比增長74%﹔全省規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70.9億元(人民幣,下同),居全國各省(區、市)第三位。

  據中國農業部發布的《中國農業統計資料》顯示,陝西水果種植面積達1895.7萬畝,居全國第一。

  陝西省果業中心貿易處副處長吳粉娥說:“全球7個蘋果中就有一個是陝西的,3個獼猴桃中就有一個是陝西的。”同時,柿子、葡萄、櫻桃、紅棗等也在全國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陝西水果產量的穩定,是保証全國人民能吃上平價水果的關鍵因素之一。

  近年來,陝西水果已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形成了大開放的國際化格局。2019年,初步核算,全年果業增加值509.2億元,比上年增加43億元,可比價增長10.6%。

  在陝西的“寶藏”中,“陝西制造”佔據要席。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位於西安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就為本次發射的運載火箭和探測器研制交付了78台各型發動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則為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提供“天眼”,其研制的測控數傳系統提供了火星車對地通信,進入艙以及火星車和環繞器之間的器間通信。

  對於國內唯一擁有航天系統完整產業鏈的西安而言,上述重大任務絕對是當仁不讓的“本職工作”。據悉,西安的航天運載動力優勢突出,衛星載荷及地面應用地位明顯,具備完善的航天測控能力、充裕的人力資源及創新要素,產業收入超500億元,從業人數3.5萬人,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航天產業相關單位100余家。

  “寶藏”大省陝西,正以全新的姿態走來。(完)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