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山東青島膠州李哥庄鎮,處處是機器轟鳴聲、工人談笑聲、來往貨車鳴笛聲。省、市支持指導,鎮黨委、政府鼓勵引導,退役軍人“打頭陣”,“家家機器響、戶戶致富忙”的創業景象,已經成為該鎮一道風景線。
近年來,李哥庄鎮積極扶持退役軍人創業。鎮長紀文峰介紹,目前全鎮60歲以下退役軍人中超過半數自主創業或從事個體經營,注冊企業355家,適齡退役軍人實現全就業。
對軍人來說,從火熱軍營回到社會,是社會角色的一次重要轉變。一批又一批退役軍人成為創業典型,樹立了榜樣,更將軍人的精神、作風融進了小鎮的創業潮流中。
用軍人的標准要求自己,用軍隊的作風管理企業。“脫下軍裝,不變的是沉澱在骨子裡的必勝信念、根植於內心的堅強果敢、鐫刻在行為上的綜合素養。”膠州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蔡強說。
創業成功的退役軍人將經驗毫無保留地與鄉親們分享,為全鎮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創造就業崗位、增加財政收入作出貢獻。
深耕創業沃土,李哥庄鎮落實省、市出台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優化服務保障,把一系列務實舉措送到了退役軍人的“家門口”“心坎上”。全鎮260多名退役軍人走上創業道路,帶動6900多名群眾就業。
曾在煙台服役的“90后”小伙李明,退役后回鎮上創辦了一家假發廠。今年初,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來村裡宣傳退役軍人創業貸款政策,從父親口中聽說這件事后,李明立刻開始著手准備申請。在膠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李哥庄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幫助下,李明僅用不到20天的時間,就收到了20萬元貸款。
李哥庄鎮還積極推動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為退役軍人提供更好的創業平台。發展特色鮮明的現代生態觀光農業,打造了聯誼生態園、大窯福樂園等一批現代農業觀光產業園區。
退役軍人主動轉變為新型職業農民,積極創辦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創立國家級鴻飛農場農機合作社等43家專業合作社,推動90%以上的農副產品實現增值,年出口創匯8000多萬美元,農業總產值突破8億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多年來,李哥庄鎮的退役軍人企業家互幫互助,互學互促,濃濃的戰友情誼不斷流傳。
1998年,退役軍人李培記回鄉就業,在飯店做過門衛、當過服務員,在私營企業打過工,但不服輸的軍人本色讓他沒有止步,最終在制帽行業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自2006年創辦公司以來,在李哥庄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解決就業崗位130個,直接增加村民務工收入600多萬元。
“80后”退役軍人李昌祝經朋友的介紹學習了電腦刺繡,自己建了一個小作坊加工廠,可是由於經營不景氣,他一度陷入失業的窘境。就在這時,同村的李培記找到了他:“我是制帽的,正好你是做刺繡的,干脆你就來我這裡上班吧!”
來到制帽公司后,李昌祝從刺繡管理做起,拿出不怕苦不怕累的勁頭,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成長為一名廠長。
如今,李昌祝對廠子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計劃。“在經營的過程中,我會優先選擇退役軍人到我的企業來。經過在軍隊的鍛煉,相信他們一定能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實現人生的價值。”
在李哥庄鎮,越來越多的退役軍人正成為“經濟能人”“創業達人”。自身努力、政策扶持,全鎮退役軍人創造效益、帶動就業、造福社會,在轉變中實現了人生價值,書寫著各自的精彩。
(宗歡歡、李娟、冷航天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3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