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后小五台風景區的美景映襯下,馬靖軒(左一)進行單人蹦床的鍛煉。 本報見習記者 雪野攝
7月29日,碑林區火炬路全民健身中心,跆拳道小隊員正在火熱訓練中。 本報見習記者 雪野攝
一陣球鞋摩擦地板發出的吱吱聲打破了長安文化中心室內羽毛球場早上的寧靜。以往,場上是清一色的中老年“選手”,如今卻增加了不少年輕的面孔。這裡面就有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的程茂鴻。
隨著高考、中考相繼結束,剛畢業的學子們迎來了一個特別的、可以放下思慮的暑假。帶著對未來的憧憬,他們將以何種方式度過這個假期?
走出高考,在運動中調整節奏
剛考完的那兩天,程茂鴻還沒有從高三緊張的節奏中放鬆下來。他將鬧鐘的時間刻意向后撥了2小時,每天還是會自然而然地早早醒來。不用忙著檢查書包,也不用著急出門,每天無所事事讓程茂鴻總是覺得缺了點什麼。“閑著,還經常犯困。”之后的幾天,他開始頻繁地聯系小伙伴們逛街、聚餐、去網吧上網。但短暫的快樂並未減少他心裡的空虛感。
經歷了幾天百無聊賴的放鬆,程茂鴻翻出了已經落灰的羽毛球拍,開始約著朋友每天早上去長安文化中心“蹭”免費的打球時間段。他說:“放假前,我原本想著要和朋友們在游戲裡大殺四方,但打了一兩把就感覺沒意思了。估計是因為疫情那段時間我在家宅太久了,現在每天都去打打球、出出汗,感覺特別爽。”
兩周時間裡,堅持打球不僅極大改善了程茂鴻的精神狀態,也變成了他社交的新方式。“陝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的王玉林老師是我新交到的球友。王老師在報志願方面給我提了很多實用的建議。在這裡打球的還有很多西北大學的學長。聽著他們聊自己的經歷,讓我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充滿期待。”
同樣是高考結束后,畢業生張智昊和2個小伙伴在桃園路上的英志運動街區報了為期7天的籃球集訓課。每天10時,他們3個總是雷打不動地在勞動路地鐵站碰頭,然后在球館裡泡一整天。“早上就是我們幾個自己玩玩,順便練習一下昨天教練講的動作。中午上2小時的課,休息一會兒,我們再繼續打一下午。”
張智昊高中就讀於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因為喜歡籃球,高中時期,除了每周兩節體育課,張智昊每天都會抓緊晚自習前的半個小時,在宿舍樓邊的小籃球場上練投籃。在西安,英志運動街區的籃球訓練營是很多喜愛籃球的孩子的第一選擇。因為看重這裡的教練團隊有多位街頭籃球高手助陣,張智昊堅定不移地選擇了這裡。籃球場上就得靠實力說話。他來這裡參加集訓的目的主要是讓教練幫他打磨一下技術,讓自己再進一步。
7月29日14時,林煒結束了一天的訓練。林煒是碑林區少體校跆拳道隊的一員,他也曾在2019“一帶一路”中國跆拳道公開賽上獲得男子青年組48公斤級的銀牌。隨著西安市“15分鐘健身圈”日益成熟,他家附近的火炬路全民健身中心有免費的教練與場地,不再需要花錢去武館練習。這個即將升入高中的孩子正在刻苦訓練,期待登上更高水平的賽場。
揮洒汗水,訓練營裡的“變形記”
8月4日9時30分,長安區子午大道南端台溝村的一角,在蜿蜒而上的林蔭小道旁,一棟6層高的小樓在樹蔭中若隱若現。樓內隱約傳出的動感節奏與這遠離市井喧囂的清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0來個學員正在3樓的大教室裡跟著王子穎揮汗如雨,進行踏板操練習。
王子穎是暴走螞蟻減肥訓練營的減肥教練之一。這10來個學員是這個假期訓練營迎來的第一批學員。記者看到,這些學員當中,學生模樣的面孔就有8個,其中包括馬靖軒和張晉豪。
中考結束后,馬靖軒就報名參加了這個減肥訓練營。短短一周時間的鍛煉已經幫他減掉了4.5公斤體重。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盡管學校的體育課一節都沒落下,馬靖軒的體重還是一點點飆升到了107公斤,超出同齡的小伙伴許多。今年以來,久坐學習讓他經常感到胸悶、氣短。再加上經歷了疫情,馬靖軒意識到,身體是自己的,再這樣肆意胖下去是不行的。“我意志力比較薄弱,要是能管得住自己的嘴,也不會像今天這麼胖。”因此,中考前他就和母親商量好,打算去減肥訓練營。
來自山西的張晉豪與馬靖軒的增重經歷差不多。從高一開始,張晉豪的體重一路飆升,最重時達到了110公斤。一次體檢后,體檢單上脂肪肝、高血壓、高尿酸、痛風等一連串中老年人才會出現的問題嚇到了他母親。在得知這家訓練營口碑不錯后,高考一結束,母親就把他從山西送了過來。一個月的鍛煉已經幫他減掉了近15公斤的體重。
在為期30天的訓練日中,所有的學員在每天22時到第二天8時之間,必須上交帶有娛樂功能的電子設備。每天4節訓練課讓學員們身體各個部位得到充分鍛煉。王子穎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內肥胖人群逐漸年輕化,伴隨著肥胖產生的一些病症也日益年輕化。每年來該減肥訓練營的人有百分之八十是青少年,一方面是因為運動消耗趕不上營養的補充,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缺乏自律能力。“30天一眨眼就過去了,很枯燥但很有效。我們更多是在幫助他們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牢記‘管住嘴、邁開腿’的黃金法則。”王子穎說。
該訓練營負責人表示,課程結束后自己不願意看到這些孩子再回到這裡。孩子們能通過30天的課程完成蛻變,以健康的身體、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起點,這不僅是所有家長的願望,也是這裡每一個工作人員的期盼。
身體與精神,一段新征程的思考
中考、高考過后的暑假對於學子們來說是一段難得的寶貴時光。程茂鴻計劃和家人自駕游西藏﹔馬靖軒計劃多學幾道低脂減肥餐的制作方法﹔張晉豪計劃在自己出國留學前提升一下英語口語能力﹔林煒希望打卡西安市的全部網紅書店﹔張智昊想再報一個增肌班讓自己的身材更完美……對於他們來說,運動並不是暑假的全部,卻是幫助他們實現更多理想的一劑“補藥”。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強調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
體教改革也讓學生和家長的意識發生了轉變。張智昊告訴記者,小時候,父母更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那時,成績單是自己在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萬能通行証,也是名校的敲門磚。現在,隨著體教融合理念的深入,在初中和高中,體育成績在總成績中逐漸佔據了更大的比重。這也意味著今后人才選拔的方向,將從原來智力考量的單一標准,逐漸走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拿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來說,中考體育佔50分,其中1000米跑(男生)和800米跑(女生)是必考項目。此外,學生還需從50米跑、立定跳遠、實心球投擲、引體向上中任選2項,從足球、籃球、排球項目中任選1項參加考核。體育成績不合格,文化課成績再好總體評分也會受到影響。
長安文化中心負責人楊勇表示,經歷過這次疫情,家長們對於增強體質、加強鍛煉方面的關注度變得非常高。他說:“3月初我們剛恢復運營時,體育館內每天同時在場人數不許超過100人,以此控制人群聚集。很多家庭全家出動,排隊等著進場。現在正逢暑假,家長們早早給孩子們把籃球班、游泳班、舞蹈班報上了。”
堅持運動,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持久戰。即使有千百種放棄的理由,也總有人會堅持到最后。重點在於每一次咬牙堅持的背后,總有一個不願放棄的理由。這個理由也許很簡單,為了擁有更好的身材,為了吸引異性的目光,或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