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基地:“三秦之音”響徹航空城 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2020年08月14日13:54  
 

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群眾領略戲曲藝術的魅力,讓承載著陝西文化底蘊的秦腔走進千家萬戶,引領新一代青年人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傳承發揚地方戲曲藝術,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8月13日,由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主辦的“三秦之音”秦腔專場戲曲演出在科技創新大廈報告廳精彩上演,近300名學校師生及社區群眾,共享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秦腔表演。

秦腔作為三秦地區的代表性劇種,以其慷慨激昂的特性,展示了西北人豪放直爽的性格特點和獨具特色的文化生活,也彰顯著濃厚的西北地域文化背景。活動現場,來自閻良戲曲協會秦腔票友會的演員們先后表演了《二進宮》《屠夫狀元》《清風亭》《趕坡》《洪湖赤衛隊》等多個膾炙人口的經典秦腔傳統及現代劇目片段,歷史性、教育性相互交融,演員們扮相精細、表演動情,極具舞台感染力,生動傳遞了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平的崇高價值追求,掌聲叫好聲不絕於耳。

活動當天,西安航空基地還以“撫育新苗”為主題開展戲曲小講堂,邀請秦腔演員們與航空基地第一小學的戲曲社團學生們展開互動,為大家普及秦腔的相關知識、介紹各種戲曲使用樂器、戲曲中的角色以及裝扮,讓大家近距離體驗戲曲裝束、服飾、道具等實物,深入了解秦腔文化所承載的深刻內涵。學生們積極踴躍上台,親身體驗,現場邊學邊演,感受秦腔的唱腔之美、表演之美。

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學學生王可欣說,“今天的演出使我領會到了秦腔的魅力,也讓我學習到了許多關於戲曲的知識,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我會多多去關注傳統文化,努力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 閻良戲曲協會秦腔票友會演員周煥章表示,盡管秦腔在陝西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是,伴隨著新媒體和流行藝術的發展, 關注、喜愛秦腔的人群越來越呈現面臨斷層的問題,秦腔進校園、進社區的活動則能夠加深年輕人對戲曲的了解和喜愛程度,吸引更多年輕人成為傳承力量。

近年來,西安航空基地通過開展戲曲進校園、文化進萬家等系列活動,著力提升區域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水平,把學校作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切入點,激活校園文化的活力點,豐富轄區學生文化素養。同時為地區群眾提供展示舞台和交流平台,有效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接下來,西安航空基地還將持續舉辦航空城音樂季、公益電影進社區等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切實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讓文化惠民、惠人心。(當地供稿 張芷菡)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