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 榆林易地扶貧搬遷46154人

2020年07月23日08:17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脫貧攻堅決戰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隻要大家繃緊弦、加把勁,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好,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為切實解決讓生活在“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群眾搬遷到適宜生產生活的地方,陝西省榆林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始終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要求,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后續產業就業、社會管理和社會融入等四方面內容,著力強化安置房建設,壓茬推進脫貧攻堅任務相銜接,全市易地移民搬遷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扶貧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

趕上好政策 搬出山溝溝

“感謝共產黨,這輩子做夢都沒想到會趕上這樣的好政策。以前我們住對面山溝裡的老窯洞,吃水還要自己下到水溝裡擔水,如今都沒花什麼錢,水電氣都通上,太方便了!”杜方前說,“我們是這條溝裡住在最深處的住戶了,你看外面是磚箍的,裡面全是土,住不成了,都成危房了!你看,以前擔水就在下面的溝裡,得走這小路爬上來,太難了!”現在平時打零工、種地的收入足夠我們兩口子在新家的日常開銷。

“感謝黨!兒子能帶女朋友回家轉轉了!”清澗縣寬州鎮劉家灣村的劉衛軍興奮地說。去年八月份入住新房的劉衛軍兩口子,提起裝修房子時親戚朋友齊上陣幫忙的場景,依舊格外激動。

“沒有黨的政策和好領導,我們永遠都住不上這種新樓房,以前靠天吃飯,種點雜糧,打點小零工,下雨天晚上都睡不著,最怕住的那40多年的老窯洞被雨水沖垮了,現在生活水平可好了。今年疫情期間,社區還給我提供了臨時性公益崗位,增加了一些收入。現在兒子還在上大學,隨時帶同學朋友來新家,都沒問題了!我們對黨的感激,都是發自內心的,感謝領導們讓我們美夢成真了!”劉衛軍帶我們去他老家看看的路上,看著其中一間被山上的落石壓垮的老窯,幾次都紅著眼眶說出“感謝黨!”這句話。

移得出穩得住 讓群眾融進來

“太缺水了,鹽湖沙窩石頭樑是對我老家最形象的描述,除了養點羊,也種不成什麼庄稼,后來也是我們老兩口身體都不好,加上一家六口都是貧困戶,就搬過來了。現在我們在這邊幫著帶倆孫子,孩子們還在經營老家的農場,說句心裡話,目前我們老兩口跟咱社區同志見面的機會,比跟兒女見面的機會都多,他們經常來家裡驅寒問暖,特別今年疫情期間,對我們日常生活格外關懷,社區活動也很豐富,每個月還為我們免費理發,作為一位老黨員,深刻的感受到現在的好政策!”從定邊縣鹽場堡鎮東灘村搬進新樂社區的67歲的高有老人說。

“扶貧先扶志嘛,趕上這麼好的時代,搬過來倆娃娃的上學問題解決了,還給我在社區安排了公益性崗位,一有機會我還在社區的柳編工坊學習柳編手藝,不忙的時候還能掙點額外收入,家裡家外都能顧得上,所以后面的日子得靠自己努力了,再不爭氣那就誰也幫不了你了。”定邊縣高寨子村的李婧說。

清澗縣寬州鎮下劉家川村的劉柱,再也不用帶著老人妻兒到處打零工了,如今他在新家樓下的粉條廠已工作兩年多,每月穩定收入四千,孩子上學也在家門口。“最大的感受是政府幫我們省了至少20萬的買房錢了!之前我們兩口子在延安打零工,老人和倆孩子都跟著我們,畢竟在外務工收入也不是特別穩定,加上房租等生活成本高,特別是因為孩子要上小學,就全家搬回來了,不過我也經常回老窯轉轉,跟村子裡的親戚朋友走動走動。”劉柱邊說邊翻開手機讓我們看他已經騰退的老窯洞。

群眾致富忙 過上好日子

“我以前是做酒店生意的,根本就不懂電子產品,只是了解到這個行業收入相對比較穩定,隻要企業會管理,堅持做下來就不存在不賺錢,除非全世界不需要電子產品了。我們公司主營電子變壓器,線圈加工,主要用於電視,電腦,冰箱,游戲機,汽車,醫療器械等各類電器中,最終產品銷往鬆下,索尼,愛普生,美的,格力,亞榮源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現有生產勞力900人左右,在湖南,延安均設有分廠,年產量達2500萬件。目前在靖邊這個加工廠的工作人員都是咱這個社區的移民搬遷戶,訂單根本不愁,現在工人生產的還有去年的訂單。” 陝西宸立崇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賀萬龍介紹。

2019年該企業與政府達成合作,在靖邊投資建廠,建有標准化車間三個,殘疾人車間一個,可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目前已解決200人就業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80人,殘疾人士20人。

“我回來投資是做好了心理准備的,能讓家鄉這些特殊人群有事做,有錢掙,有錢花,真正意義上的實現脫貧致富,讓貧困遠離我們每一個人,這是我們的願望,也是我們不懈努力的方向,我公司將會在公益這條路上一直不斷地走下去。”賀萬龍說。

“我們老家處在白於山區,生活條件特別艱苦,幾年前吃水都是問題,2018年全家搬過來后,孩子上學也方便了,每天在這邊上班,還能照顧上孩子和老人。”老家在白於山區深處的家庭婦女王萍感慨道。

“自打搬進來后,社區給我提供了公益性崗位,每天打掃完衛生后再來這邊加工電路板,加起來每個月的收入三千多,像這種家門口就業,又能把娃娃老人照顧上的機會,對我們來說生活條件改善好多了!”在該公司上班的易地移民搬遷戶姚燕梅說。

強化黨建引領  破解搬遷群眾難題

“在我們社區‘有事找老韓,打電話…’已經成了一句口頭禪,老百姓有啥事都喜歡找他,老韓也是我們這德高望重的名人了!光去年至少把社區裡近百件家長裡短的糾紛給解決了!過去轄區派出所一天往我們這能跑三四趟處理一些民事糾紛,自打有了老韓,他們基本不用來了,老韓都給解決了。”府谷縣新府山易地扶貧搬遷聯合黨支部的支部書記王濤介紹說。

為了持續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后續幫扶措施精准落實,府谷縣在新府山建立了易地扶貧搬遷聯合黨支部,聯合黨支部以移民辦黨支部和移民搬遷安置社區33名搬遷群眾黨員為主體,聯合3家國有企業黨支部組建而成。黨支部按照黨委聯建、支部帶動、黨群聯動、社會力量互動的方式,常態化開展政策宣傳、聯席議事、疫情防控、便民服務、文化娛樂、糾紛調處、權益保障、教育培訓等活動,第一時間解決搬遷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促進搬遷群眾快速融入新環境,開啟新生活。

之前有個劉老漢對目前的社區生活各種不滿,老韓得知后,每周找劉老漢來黨員活動室拉家常,甚至上家裡做家訪,后來被感化的劉老漢感慨道:“還是我的思想有問題,感謝黨的好政策。”

疫情期間社區實行管制,剛剛從農村搬進來的老百姓很多都適應不了,對此,老韓的土辦法發揮了有效的作用,堅守在一線的老韓,工作起來不比小伙子們弱。勸說鄰居們多為自己的生命著想,實在講不通道理的,就用曾經打工時當保安隊長那一套強制辦法來執行,對此,又加深了老百姓對老韓的敬畏和擁護。

65歲的老韓,17歲就入了黨,是名老黨員,當過距離新府山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90公裡外的古城鎮村支書,十多年前兒子得了白血病,七八年的時間都用在輾轉西安、北京各大知名醫院給兒子看病上,結果還是沒救活兒子,欠下了六七十萬的外債。兒子走后的十年時間裡,老韓帶著老伴到處打工還債,2018年搬過來后,經過社區推薦選舉,當上了新府山易地扶貧搬遷聯合黨支部的支部副書記。

“我就是用我的土辦法,拿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教育老百姓,我們社區鄰居都知道我的過去,兒子不在了,這麼大歲數還要打工還債,大家對我還是挺尊重的。也是軟磨硬泡,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辦法。當年給我兒子治病的時候,黨和社會給了我很多支持和捐贈,作為一個已經走出來的人,也應該知恩圖報,給黨和人民辦點實事,發揮自己的余熱,我覺得最起碼在這個公益崗位上我還能再干十年!”老韓底氣十足的說。

榆林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小波介紹,全市“十三五”期間共搬遷13273戶46154人,均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入住、舊宅騰退均已達100%。基本上每個縣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已全面補齊,達到了“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蓋”的要求﹔產業培育開局良好,現有產業覆蓋搬遷群眾近4000戶,主要依托產業公司、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發展種養殖、光伏、酒業、小雜糧、中藥材等﹔就業幫扶有序推進,社區管理和社會融入初見成效。其中,發改委在推進“羊產業+后續扶持”模式上,結合全市啟動的羊產業“雙千萬”工程,創造了入股分紅、租賃廠房、吸納就業等多種方式帶動搬遷戶發展﹔大力培育的“園區+集中安置點+就業+貧困戶”模式,整合各類扶貧資金推進“一縣一園”扶貧產業園建設,切實解決搬遷勞動力就業問題,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據介紹,對照陝西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的意見》,榆林地區搬遷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問題整改全部見底清零,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后續扶持“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已完成。近期,榆林市發改委將組織“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全面、徹底清零。(文/左瑞 趙紅英 彭雪 圖片由當地提供)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