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偶像選秀之一

從“超女”到“練習生”,為什麼偶像選秀還在“火”?

郭冠華 馬詠言(實習生)

2020年07月01日09:49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從“超女”到“練習生”,為什麼偶像選秀還在“火”?

  編者按:和夏天一樣熱的,是偶像選秀。如果從2004年首屆《超級女聲》開播算起,中國的偶像選秀已走過十七年路程。從早些年的短信投票到現如今的直播打榜,“粉絲”的熱情從未衰減,在偶像“誕生”過程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大眾偶像到“圈層”偶像,偶像的定義不斷演變,對“粉絲”的影響也越發深遠。

  這麼多年,偶像選秀為什麼還這麼“火”?走到今天,偶像選秀又面臨哪些機遇和困境?究竟,我們又需要什麼樣的選秀偶像?近日,人民網文娛部推出“三問偶像選秀”系列特稿,回顧我們走過的“造星”路,並思考當下的“造星熱”該何去何從。

  “傳統媒體在做、網絡媒體在做,短視頻平台也加進來,跟十幾年前的《超級女聲》比,偶像選秀的賽道更擁擠了。”2006年“超女”冠軍、黑金娛樂CEO尚雯婕在接受人民網文娛部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近日,直播選秀活動《練習生請開播》上線,黑金娛樂也是活動“練習生”輸送方之一。眼前這位曾經的“選秀生”,現已成為當初發跡行業的引領者、推動者。從最初一家獨大到遍地開花,偶像選秀媒介渠道在變、產業模式在變、大眾審美在也變,不變的是“造夢”本質、“民選”邏輯和觀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粉絲”:從旁觀者到伴隨者、決定者

  要說國內最早的偶像選秀,還要追溯到2004年橫空出世的《超級女聲》。此前,偶像多是經紀公司選拔、培訓、包裝而來,並通過唱片、影視作品進入大眾視野。“超女”啟動了以觀眾投票推動選秀進程的環節,首次改變了偶像選秀的進階和勝出機制。借助電視的號召力,“超女”第一次讓觀眾看到了素人到明星的演變過程。

  當年,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等成為當紅新星后,《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快樂男聲》等以全民投票形式進行的選秀綜藝迅速“攻佔”各大衛視﹔2018年,隨著國內“粉絲”市場日趨成熟,偶像選秀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帶火了“頂級流量”蔡徐坤和“全民錦鯉”楊超越﹔如今,當短視頻、直播興起,偶像選秀模式進一步更迭,《練習生請開播》把賽場搬到了短視頻平台,練習生依靠打榜道具和新增直播“粉絲團”晉級,人氣和“粉絲”支持率以更便捷、快速的方式被繼續強化。

  “在傳統媒體年代,電視台決定給觀眾看什麼。互聯網時代,內容輸出有了更多的維度和角度。”說起偶像選秀產業的變遷,香蕉娛樂新人總監徐女士表示,媒介和技術的變遷,改變了偶像和“粉絲”的互動方式,“粉絲”從偶像的追隨者變為了偶像的伴隨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偶像命運的決定者。“過去,‘粉絲’遠遠地看著偶像,兩者之間很難進行互動和反饋﹔現在,‘粉絲’深入參與偶像成長,互動和反饋都非常直接。”徐女士說。

  正如尚雯婕所說,“選秀的舞台變了,必將帶來偶像產業的變革。”

  如果說“衛視造星”階段“粉絲”還要“蹲點”守候偶像的出現,今天的“粉絲”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跳過其他選手,觀看自己喜歡的偶像的片段。彈幕、點贊、打榜、轉發直播間……隻要有手機,“路人”隨時都能成為“粉絲”。渠道更新之后,偶像選秀日趨碎片化和UGC(用戶原創內容)化,偶像也可以把控自己展示的內容。

  除了選秀機制和平台的變化,在內容上,近年來的偶像選秀節目也自覺承擔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的社會責任。

  “《偶像練習生》提出‘越努力越幸運’,《創造101》提出‘逆風翻盤、向陽而生’,《青春有你2》提出‘夢想多遠都可以到達’,都是在向社會傳達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激勵更多人砥礪奮進、追求夢想。”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朱敏說。

  偶像:從大眾偶像到圈層偶像

  在自媒體時代,偶像市場也已進入“分眾化”時期,偶像的概念正在被重新定義。根植於互聯網的圈層文化,對偶像養成提出了新的課題:偶像難有完美人設,更無法取悅所有人,那不如深耕垂直領域。此后,一批性格鮮明、人設各異的95后新偶像出現,這也成為“大眾偶像”向“圈層偶像”更迭的風向標。

  公眾對偶像越來越包容了。隻要有一個足夠亮的閃光點,偶像便可在小眾范圍內“圈粉”。徐女士坦言:“曾經對偶像的各種條條框框都略去了,隻要你足夠有特色、足夠出彩,就能夠獲得自己的‘粉絲’群體,哪怕只是在某一個領域。”

  這一點,某天娛練習生體驗尤為深刻。他告訴記者,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偶像們經歷了從個體到群體的發展過程,團體偶像更適合培養多元化的人設、聚合更多的受眾。如今,偶像產業的審美越來越多元化,人設養成、團隊擔當和才藝比拼共同成為節目核心,選手身上的個性標簽成為“圈粉”的關鍵。“每個人的業務能力都不同,長得好看、性格好也是業務能力。不管是什麼貓,隻要能讓別人喜歡你就是好貓。”該練習生說。

  與此同時,偶像也脫離了單純的“榜樣”概念,進化成為集精神引領和情感寄托於一體的職業。幾年前,國內娛樂公司、經紀公司開始著力培養職業偶像,並在2018年通過《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兩檔節目點燃了練習生的“偶像之路”,偶像產業在國內初具規模。

  在打造練習生培訓體系方面,國內公司在學習、借鑒日韓模式的基礎上,開始摸索符合我國社會實際的產業鏈條。在我國,偶像作為一種職業還沒有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可,這就意味著培養方式必須“本土化”:十五歲以下的練習生以學業為重,十五、六歲以上的練習生才能接受公司的全日制培訓。

  對此,徐女士表示,偶像在日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職業,就像醫生、律師一樣,孩子從小就可以規劃將來做偶像,“我們可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達成這種認可。”

  長久以來,偶像行業飽受質疑,不少偶像被認為是“隻有顏值而能力有限”的人。“年輕人應當推崇健康而又可持續的偶像文化,要更加注重偶像的內在品質和業務能力。我們要積極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偶像產業,借助偶像的力量講好咱們自己的文化故事。”朱敏說。

  參與:從“我看”到“我選”

  從2005年,偶像選秀綜藝就成了各家衛視暑期檔的收視“良藥”。近年推出的《明日之子》《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在年輕群體引發的反響更可謂“空前”。

  偶像選秀到底有多火?如果已經記不清“超女”決賽之夜的萬人空巷,那麼這樣一組數據可以讓你感受到“粉絲”的熱情:開播兩個月,《創造101》累計播放量突破47.3億﹔《偶像練習生》的累計播放量也超過了30億次。

  我們不禁想問:從短信投票到直播打榜,十七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在看偶像選秀?

  “‘民選’是偶像選秀的基礎。”嘉行新悅總經理李妍認為,《偶像練習生》第一期導師張藝興與練習生的鞠躬和“請多關照”的口號,以及《青春有你》中“粉絲”替偶像選擇下一場公演曲目,都表明“粉絲”在選秀過程中的地位變了:不再是“我看”,而是“我選”。

  某種程度上說,“粉絲”扮演了“偶像制作人”的角色,於是乎偶像的勝利就變成了“粉絲”的勝利。“民選”的偶像不再高不可攀,而是一個個真實、個性鮮活甚至有瑕疵的人。例如《創造101》中的選手王菊,或許她並不符合傳統審美,但她最終從瀕臨淘汰的F班學員“逆襲”為獨立女性代言人,這不僅讓節目更加引人入勝,也呈現了更加豐富的“眾生相”,集中表達著“粉絲”的多元訴求。

  偶像選秀從形態上走過了幾個階段,但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始終不變,甚至越來越大。“粉絲”與偶像關系不斷拉近,偶像不僅是“粉絲”情感投射的對象,也是“粉絲”尋找自我認同、實現自我價值的出口。通過不遺余力地投票、打榜,“粉絲”投入金錢、時間和情感,在幫助自己喜愛的偶像出道的同時,也滿足了自己的期待。

  正如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星所言,青年人在成長階段需要一個潛在的、可以投注情感的偶像,“偶像選秀節目,選的是他人,觀照的是自己。”

  “命運怎樣轉折,同齡人怎樣開始一點點閃閃發光、實現夢想,這個過程是很有感染力的。在這一點上,每代年輕人都一樣。或許,這也是這麼多年過去,偶像選秀節目依然存在並越發蓬勃的原因。”徐女士說。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