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業升級呼喚高素質“新人”

見習記者 趙麗梅 石佳

2020年06月23日07: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家政業升級呼喚高素質“新人”

  高學歷人員進入家政行業可能會面臨挑戰:如何處理家務問題是其中之一,家教不隻負責孩子的教育,不可避免地涉及孩子的飲食起居﹔還有如何處理工作“超長待機”問題,個人不能隨意出門,也不能隨意玩手機,對個人的社會交往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

  一位雙語女碩士辭職做家政日前引發熱議。有人認為這是大材小用,也有人認為這是家政行業人才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家政不只是煮煮飯、拖拖地,家政行業的升級,呼喚綜合素質更高的“新家政人”。

  “超長待機”:一天陪伴孩子16小時

  今年是來自廣東的90后女孩符孝娣從事家政行業的第二年。海南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她現在在北京當家庭教師,與普通家教不同,她需要住在雇主家,與孩子同吃、同住、同學習,平時除了負責3個孩子的教育,還需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

  疫情期間,因為孩子們沒有復課,她每天早上6點起床,6點半叫醒他們,早飯過后,便陪孩子一起上網課,或者給他們上課,上課的時間和節數與他們在校時差不多,晚上9點,她要給孩子們講睡前故事,忙完已是晚上10點,一天“超長待機”。

  符孝娣曾是一名創業者,5年前,她在深圳辦了一個培訓班,主要負責輔導小學生的課后作業。大約兩年前,她創業失敗了,賠了不少錢。經朋友介紹,她先是在深圳做家庭教師,后又來到北京。在她看來,這個崗位,就業穩定性有一定保障,薪資水平也相對不錯,“月入過萬是沒問題的”。

  “剛進入一個家庭時,做好時間管理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每天晚上10點之后,符孝娣便開始備課,剛開始常常備課到凌晨兩三點,一天隻能休息三四個小時。現在,她大概晚上12點就能完成這一工作。為了更好地與孩子相處,她常常需要看很多書,參加各類培訓。

  與孩子相處是家教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時,學會與孩子的家人相處也很重要。符孝娣說,要適應一個家庭,大約需要7~15天。在上戶(去雇主家服務)的第一周,她總是會想:“我能勝任這份工作嗎?雇主認為我怎麼樣,我覺得雇主怎麼樣?”在雙方適應彼此的節奏后,她開始給孩子授課,“用真誠去打動他們,融入他們”。

  “孩子總會把我當成家人一樣。”在她第一個上戶的人家,除了日常陪伴和教育孩子,她經常會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做手工,偶爾也會帶他去聽一些有趣的講座。父母不在家時,孩子就把她當成家長,有事都會來詢問她的意見,她也把這個孩子當成自己孩子一樣。“很幸運能成為一名家庭教師。”

  多面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越來越多高校學生願意加入家政行業。據阿姨來了人力資源總監魯連紅介紹,今年,公司召集到約60名大學生,約20人已上崗。其中,從學歷結構來看,本科生約佔70%,工資在1萬元-1.5萬元,從事的具體崗位以家庭教師為主。

  與符孝娣跨專業就業不同,90后女孩趙瑩瑩雖然大專學的是財務專業,但中專修的是幼師專業。此前,她一直從事幼師工作,也擔任過幼兒園園長。疫情之下,幼兒園沒有開園,而家裡孩子上培訓班需要錢,她便在網上找了份家庭教師的工作,月薪1萬元,比之前多出3000元。

  高工資往往伴隨著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時間的付出。趙瑩瑩記得很清楚,5月20日,是她第一天上戶的日子,當時,心裡還有點兒期待。很快,她發現,在幼兒園給小朋友上課時,老師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作為家庭教師,每一節課都需要自己備,自己上,帶一個娃並不比帶一群娃輕鬆。“有時,嗓子都是啞的。”

  除了教學,一些家庭也要求家庭教師承擔一定的家務,這意味著家庭教師不僅要有教學能力,還要具備烹飪能力、內務整理能力,甚至還要懂得待客之道,偶爾幫雇主接待一下來訪的客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我負責教學,順手做一些家務,有時順帶干的活兒跨度有點大。”趙瑩瑩表示,她所在的雇主家有一位阿姨負責家庭的飲食起居。但趙瑩瑩也會順手洗洗衣服、洗洗碗。然而,有時,她被要求做更多家務,這與她的認知不一樣。她表示,“每一個崗位具體需要做什麼,需要細化,並明確下來”。

  家政人員的工作並非想象得那麼簡單。阿姨來了創始人兼CEO周袁紅表示,高學歷人員進入家政行業可能會面臨幾大挑戰,如何處理家務的問題便是其中之一,在進入行業前,他們認為家教只是負責孩子的教育,事實上,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孩子的飲食起居。與此同時,還有如何處理工作“超長待機”問題,個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不能隨意出門,也不能隨意玩手機,對個人的社會交往也產生了一定影響,特別是對戀愛中的人來說影響更為明顯。所以,一些雇主會偏向選擇已婚已育、有一定社會經驗且學歷較高的家庭教師。

  “社會對家政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和期待越來越高,可以倒逼家政行業的品質提升。”湖南女子學院社會發展與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邵漢清表示,面對這種情況,家庭教師或家政服務人員與雇主家庭一定要規范合同內容,在談單時特別要約定服務內容、明確服務清單﹔社會、家政公司要適時開展消費者教育,引導雇主明確消費需求、理性消費﹔從業人員、家政公司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在滿足雇主合理需求的同時獲得更合理的勞動報酬。

  高素質人才是家政業提質擴容的根本

  當前,市場對高學歷家政人才的需求較為旺盛,一度供不應求。周袁紅表示,受疫情影響,很多學校沒有復課,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盯著寫作業,陪著上網課等,家庭教師成了一些家庭的“剛需”,這也是高學歷人才會在此時走紅的原因之一。

  然而,整體來看,高學歷人才在家政業佔比偏低。去年,廣州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誠信自律平台對79820名家政人員的調查發現,近兩年家政從業人員的學歷有所提高,研究生從2017年1人增加至5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家政人員佔總人數的0.4%﹔大專生和中專生總共佔比4%。

  人們對於家政行業的偏見仍舊存在。據周袁紅觀察,大學生進入家政行業的原因具有多樣性,有人是因為對家政行業充滿好奇﹔有人是在求職中或職場中遇挫﹔有人是迫於現實壓力,一些家政崗位是包食宿的,工資收入就意味著“純收入”。目前,絕大部分大學生選擇從事家政行業,都不希望身邊的人知道此事。

  邵漢清表示,早年間,多所高校家政專業都面臨招人難的問題。近年來,這一現象逐漸改變。以湖南女子學院為例,2013年開設該專業時,招生人數為35人,到2019年,招生人數為172人,今年預計招生180人。

  “高素質人才是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根本。”邵漢清表示,過去,家政行業更多地聚焦於解決就業問題。隨著消費升級,家政行業提質擴容提上日程。

  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要求高校開設家政專業,原則上每個省份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據邵漢清統計,今年全國有家政學本科專業的高校近20所,后續還會有更多本科高校進入這一領域。

  “解決招生難的問題不能一蹴而就。”邵漢清認為,需要多管齊下,建議對選擇家政專業的學生或家庭實施費用減免,加大對設立家政學專業的院校的扶持或獎勵力度,對在家政行業就業創業的大學生予以政策性補貼或獎勵。另外,還需盡快提升家政企業的規范化水平,優化家政人才成長的環境﹔增強家政人才成長的存在感、獲得感。

  對於即將入行的新人,趙瑩瑩建議,一定要提前溝通好工作內容,越細化越好。未來一兩年,她打算繼續從事家庭教師這一崗位,她相信,薪資會呈階梯式上漲。

  符孝娣也很看好家政行業的前景,她表示,家政人員既是“腦力活兒”也是“體力活兒”,需要做好時間管理,保証有充沛的精力,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越努力越幸運”。

  在周袁紅看來,“未來1-2年,高學歷的家政人才的數量將會呈上升趨勢”。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