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院門 人間最美煙火氣

記者 張斌峰

2020年06月19日09:51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北院門 人間最美煙火氣

  63歲的西安市民武廣平說,德懋恭水晶餅還是那兒時熟悉的老味道。 本報記者 張斌峰攝

  一株高大的椿樹直指雲天,給高家大院遮蔽出一片清涼。 本報記者 張斌峰攝

  郭光明(右)和謝春煥在表演《豬八戒背媳婦》。 本報記者 張斌峰攝

  北院門是一條街,一條不長不寬但常年繁華熱鬧的一條街,一條不少人不惜千裡迢迢奔波而來細細“品味”的一條街。

  北院門是一片城,一片小巷縱橫交錯、古老與現代融匯、安靜與喧囂共存的一片城,在西安城的核心區。

  6月2日一大早,北院門便如平常一樣,早早地“醒”過來。叫醒她的,是游客們踩在青石板上發出的清脆的腳步聲,是商戶們拉開卷閘門時此起彼伏的嘩啦聲,是數百年來連綿不絕的恢宏鐘聲。西安知名古建筑中的鐘樓鼓樓,緊依著北院門,為這裡增添歷史的厚重與韻味。

  說起北院門,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這裡的美食。同盛祥、德發長、賈三清真灌湯包子、賈永信等餐飲企業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企業,同樣被評為中華老字號的還有以水晶餅聞名的德懋恭。

  在德懋恭食品商店,顧客絡繹不絕。家住西梆子街的武廣平正在往手提袋裡放剛買的兩包水晶餅。“一包是給丈母娘買的,她好這口。一包是給我自己買的,我更好這口,每天早上都要吃一個。在我印象中,從我爺爺那輩起,我們家代代都愛吃這個。”武廣平63歲了,他說,德懋恭水晶餅還是那兒時熟悉的味道。

  在北院門,可以探尋到最底層最濃厚的特色人文氣息和生活味道,人們在這裡可以體驗西北民族風情、品味明清古建筑的韻味,最直接感受西安古城歷史風貌和現代文明的交融。

  高家大院位於北院門最為繁華的路段,然而當邁進院門時,喧囂便瞬間被隔離於院門之外了。

  客房、廳房、廂房、書房,一座座建筑古老而精細,花壇盆景、假山小池點綴其間,增添了幾分清新與秀麗。一棵高大的椿樹直指雲天,給院子遮蔽出一片清涼。高家大院始建於明朝,是西安古城內在原址上恢復、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官宅大院。在這裡,不僅能領略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美,還能欣賞到提線木偶表演和皮影戲。

  2006年以來,65歲的郭光明和55歲的謝春煥每天都要來到高家大院表演提線木偶和皮影戲。游客最多的時候,他們一天要表演30多場,每場15分鐘。《賣雜貨》《豬八戒背媳婦》《三打白骨精》《禿子鬧洞房》等經過他們十幾年的細細打磨,已經成為這裡的經典劇目。

  “累是累點,但是能夠把老祖宗流傳的技藝繼承下來,給大家表演,我感到很高興。”郭光明說。穿著大紅色的戲裝,郭光明和謝春煥顯得神採奕奕、容光煥發。

  一座古老的民居建筑,一段動人心扉的往事,一幅跨越時空的歷史畫卷,一首文化生活真實寫照的史詩。北院門風情街有高家大院、安家大院等多處古建筑、歷史遺跡和古民居,游人可以深切感受千年來此地人文居住環境特色。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