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帶來甜日子 創業啥時都不晚

2020年06月04日18:33  
 

劉育忠正在修剪櫻桃樹

“與其坐嘆命運不公,不如創業改變現狀!”蒲城縣農機公司年近50歲的下崗工人劉育忠,在下崗后擺地攤、賣蘋果,趕集會、賣涼席,當民工、修過路,靠著能吃苦,小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五年前,他投資300余萬元,流轉174畝土地種櫻桃。如今,第一年櫻桃挂果產量就達5萬斤,產值100余萬元,為當地30多名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同時帶動66戶貧困群眾走出貧困。

下崗失業不失志,挽起袖子再起航

“我當時才不到三十,在單位也是正干事的年齡,突然接到叫我下崗,妻子沒工作,娃還小,一下子生活沒了著落,咋辦?為啥偏偏下崗的是我。”談及當時的情形,劉玉忠還是有點傷感。后來一想,咱還年輕,隻要肯吃苦,咋樣都能活下去。下崗也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新生活的開始。你看我這170多畝櫻桃樹,每棵樹每個枝都挂得滿滿的,看著就喜慶開心。”劉育忠手扶挂滿果實的櫻桃樹高興地說道。

蒲城縣紫荊塬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形讓這裡的各類瓜果遠近聞名,其中劉育忠的艷陽櫻桃園便是眾多市民休閑採摘的好去處,連片的櫻桃林,紅黃交替挂滿枝頭的櫻桃果子,甚是惹人喜愛。早上七點,在初夏的朝陽下,櫻桃園的主人劉育忠已經和工人們開始忙碌了,一邊為前一天訂購的客商採摘品相俱佳的櫻桃,一邊招待前來體驗採摘和購買的游客。

“從五一開園到現在,基本上每天能接待200多人次。咱這櫻桃純自然生長,除了施加農家肥,很少人工干預,口感杠杠的。”劉育忠邊忙碌邊向記者介紹。

劉育忠夫婦查看櫻桃長勢

劉育忠告訴記者,他1998年就從縣農機公司下崗失業,與其坐等,還不如早早創業。剛開始,沒有大的資本和做生意的經驗,他就開始從投資小的小買賣做起,趕集賣涼席,買衣服﹔后看來跟工隊干防水、修路,經過努力在城裡買了獨院,蓋房花了100多萬,手裡還積攢了100多萬,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但是他愛折騰、閑不住。他跟妻子合計搞個產業,再拼一把。

“我外人犟太,也愛折騰,隻要他認准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現在看來,還折騰得不錯。”妻子車亞萍樂呵呵地說。

“現在城市旅游休閑的人多,但時間不充裕。我就想在城市周邊搞個休閑觀光採摘園,櫻桃又是春果第一枝,決定包地選擇了包地種櫻桃”劉育忠說道。

因地制宜選品種 ,生態管理櫻桃甜

有了包地種櫻桃的想法后,劉育忠並沒有急於流轉土地,而是去山東、河南等十幾個省市考察櫻桃品種,結合蒲城紫荊原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最終選擇了布魯克斯櫻桃、美早櫻桃、薩米脫櫻桃等7個品種。

晶瑩剔透的櫻桃挂滿枝頭

“順其自然、因地制宜,我選擇的都是適合咱當地種植、好成活、品質好的品種。”劉育忠說。

選好品種,2015年,劉育忠帶著激情在縣城5公裡范圍內選擇連片且適合櫻桃生長的土地。選好土地,他與紫荊街道三興村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做工作,最終以一畝地500元的價格,流轉了174畝土地,簽了19年合同。

土地到手,劉育忠並沒有著急種樹,而是開始改良土壤,為地殺菌、上油渣+有機肥,提升土壤有機質。改良了土壤才開始種植櫻桃,五年下來,櫻桃還沒挂果就投資了近300萬元,自己的100多萬存款沒了,還借貸了100多萬。

劉育忠說:“當時壓力大,投資這麼大,可不能失敗。做這一件事情光有恆心不行,懂種植技術是核心。我就虛心請教市縣果業局技術人員和其他種植能手,到處參觀學經驗,請教專家加上自己摸索,現在我也成了技術能手。”

五年的等待,五年的精心培育,終於在今年正式挂果,劉育忠夫婦第一次品嘗到了親手栽種的櫻桃,豐收的喜悅充滿了一家人的內心。

劉育忠大姐劉淑文採摘櫻桃

“我兄弟當時投資那麼多,我姊妹都很擔心。我現在也退休了,沒事就在這裡給他幫忙摘個櫻桃,做做飯。今年看著櫻桃結得好,價格市場都好,這幾年的苦沒白下。”劉育忠的大姐劉淑文笑嘻嘻地說。

順其自然搞生產,甜蜜事業更久遠

一人智短二人見長。通過五年不斷實踐,劉育忠不斷優化自家種管技術,從土壤改良到樹枝修剪,從人少干預到綠色產品,他堅持以農業以自然管理為核心,致力於打造綠色天然純鮮的特色櫻桃,採用生態化管理,推動高質量品牌櫻桃建設。

工人們正在分揀櫻桃

同時,劉育忠也不忘周圍的鄰裡鄉黨,一方面手把手指導有種植意向的群眾進行技術改造,帶動三興村66戶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另一方面帶動周邊剩余勞動力前來務工,每年僅務工支出就近20萬元。紫荊街道三興村80歲的李一梅就是其中一位,今天是她跟著兒媳婦“上班”的第20天。

80歲的李一梅分揀櫻桃

“現在歲數越來越大了,在家也沒什麼事,在這裡挑揀櫻桃,活不重,還有人說話,一天能掙一百多元,還能品嘗新鮮櫻桃!”李一梅高興地說道。

像李一梅一樣的採摘工人在這裡還有30多人,都是當地年齡比較大的,從事的也是比較輕鬆的分揀、採摘、包裝等工作,每人每天平均工資130元左右,目前已經採摘了5萬斤。

“這個園區選到我這好得很。沒事在這園區摘個櫻桃、除個草,一年下來掙成萬元,美太太。”三興村50多歲的貧困戶范艷艷高興地說。

劉育忠說:“我的理想就是農業自然發展,啥時節就長啥。我這園區防鳥網都不搭,鳥不光吃果實,還能吃虫。櫻桃休閑採摘每年就是5月份一個月。下一步,我准備發展種養結合模式和農耕體驗園,形成一套全新的生態觀光農業鏈條,讓一年四季都能夠入園休閑旅游,讓更多的人了解田園生活,享受田園生活。”(當地供稿 程軍濤)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