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致富快 全靠產業帶(民生連線)

記者 戴林峰 蘇 濱 鄺西曦

2020年05月24日07: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脫貧致富快 全靠產業帶(民生連線)

  酒香四溢,步入江西省資溪縣新月畬族村新落成的釀酒坊,十幾口合抱粗的瓦缸擺得滿滿當當。釀酒師陳吳軍正拿著手機進行視頻連線,視頻那邊,是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蘭念瑛。反復叮囑后,蘭念瑛稍稍放寬了心。可兩三個月前,這位任職20多年的老支書還一度愁得直撓頭。

  疫情突如其來,游客數量銳減,讓這個家家戶戶吃旅游飯的“最美畬鄉”,一下子慌了神,也讓蘭念瑛反思:“雞蛋擠在一個籃子裡,產業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弱。”

  得趕緊轉思路、找出路!蘭念瑛首先相中的是紅曲酒,這是畬族傳統佳釀,家家戶戶都會做。蘭念瑛和幾個老支委一合計,便動員幾十名歇業在家的村民一起干,還從浙江請來專業釀酒師。經反復試驗,配方有了譜,口感醇香甘甜,通過線上線下推廣,目前預售訂單達20多萬元。

  疫情危機成了發展轉機。蘭念瑛代表認為,要在鄉村振興路上跑起來,必須發揮優勢特色,培育壯大鄉村產業。通過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做強深加工,構建三產融合的發展體系,使村民持續增收致富,進而形成“多業並舉、多點開花、多元發展”的農村產業發展格局。

  同蘭念瑛代表一樣,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正友代表也惦記著村裡剛種下的中藥材。

  這個地處烏蒙深山的“窮寨子”2016年實現整體脫貧,穩固脫貧成果,奔向鄉村振興是文正友這幾年一直琢磨的課題,他和鄉親們瞄准了發展中藥材種植。

  海雀村海拔2300多米,萬畝林海一片蒼翠,適合發展中藥材種植。今年4月,村裡開始試種了225畝17種中藥材。“產業如果發展順利,村民務工一天可收入80元,一畝地比現在多40塊錢分紅。”文正友說。

  “脫貧致富快,全靠產業帶,產業興了,才能留住年輕人,鄉村才更有活力。”文正友說,“隻要找對路子,腳踏實地地干,就能確保脫貧不返貧,與鄉村振興更好銜接起來。”

  “鄉村振興人才不足、產業結構調整不靈敏……”5月17日上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委員在電話裡給村干部解疑釋惑,一通電話打了近一個小時。

  研究“三農”30年,霍學喜打交道最多的是村民和村干部。疫情發生后,霍學喜第一時間研究疫情對蘋果等鄉村產業的影響。今年全國兩會,他的提案關注農村電商。

  “農村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電商平台逐漸成為小農戶與大市場實現低成本對接的重要平台,是助力精准扶貧脫貧、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手段。”霍學喜認為,推動農業產業升級,要重視推廣“農戶+經銷商+消費者”超短供應鏈,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精准對接。同時,要打造低成本高效能的特色物流網絡,構建以產地為核心的物流基地、跨區域的農產品物流通道、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生鮮物流體系。

(責編:谷妍、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