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有硬結勿盲目按摩

記者 張青梅

2020年05月13日07:48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乳腺有硬結勿盲目按摩

根據201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調查的最新數據,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發病率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每年有30余萬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如何早期發現乳腺癌?需要做什麼檢查?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

發病年齡提前 盡早教會孩子自檢

如今,乳腺癌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我接診的患者中還有17歲正在上高中的女孩,是偶爾摸到乳房腫塊來就診時確診的。”葉國麟提醒,女性到了一定年齡后,要高度關注自己的乳房健康,這幾類人群更要提高警惕:月經初潮年齡早(小於12歲)、絕經年齡晚(大於55歲)、初次生育年齡晚(大於30歲)、哺乳時間短、未生育、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或停經后進行雌激素替代療法等,均可增加乳腺癌的發病概率。

另外,有家族史的人群是乳腺癌高危人群,尤其是三代以內有發病者的更要小心,“建議女孩初潮后可以進行乳房自檢,母親可以有意識地教孩子檢查,建議學校也將這個內容納入生理課。”

檢查:自檢+定期體檢

男性也要小心乳腺癌

葉國麟建議,乳房自檢每月一次,一般在月經后3~7天內進行,按照一定的順序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檢查整個乳房,包括腋窩。葉國麟提醒,有的腫瘤長在乳房邊緣,如長在副乳腺或者腋窩上,比較隱匿,容易被遺漏,檢查時不要忘記這些部位。

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兩點,一是看:首先是看雙側乳頭是否對稱,是否存在一側乳頭凹陷或變形,有沒有乳頭糜爛和破損,有沒有乳頭流血,關注一下內衣上有沒有血跡。接著是看乳房皮膚有無橘皮樣征象,或像酒窩一樣乳房皮膚凹陷。若存在上述症狀,應高度警惕,及時到乳腺專科門診排查乳腺癌。二是摸:摸摸乳房有沒有腫塊。通常來說,痛的腫塊多是乳腺炎症、囊腫或乳腺增生等,無痛腫塊更應引起警惕。

除了每月一次的自檢,每年還要做一次定期體檢,建議女性30歲后每年進行B超檢測,35歲以后每年做一次B超+鉬靶檢查。如果有家族史的,篩查年齡應該提前、檢查頻次要加密,最好做腫瘤相關基因檢測。

葉國麟提醒,男性也要小心乳腺癌,男女患病的比率大概是1:100,很多男性不相信或者不知道會患乳腺癌,即使摸到腫塊也不就診,最終延誤治療,“其實男性乳房更容易摸到腫塊,更容易發現乳腺癌,關鍵是要提高認識。”

治療:早期診治治愈率高

葉國麟介紹,臨床發現,腫瘤小於2厘米、沒有腋窩淋巴結轉移的I期乳腺癌患者治愈率高達95%以上。如果拖到中晚期,出現淋巴結和遠處轉移,治愈率則大幅下降,即使用盡各種辦法,治愈率也隻有80%多。“從提升治療效果的角度看,還是提倡定期體檢,早期發現。”

葉國麟介紹,乳腺癌的治療是以外科手術為基礎的,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放療等的綜合治療。其中,手術治愈率約為50%,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分別能使治愈率提升10%左右,多管齊下使總的治愈率超過80%。但不管用什麼治療方法,仍有超過10%的患者對各種治療都不敏感,這類病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早期發現腫瘤,進行手術切除,否則等到腫瘤轉移,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

提醒:這三點一定要注意

臨床上很多患者對乳腺癌的認知還存在誤區,葉國麟提醒,以下三點要注意:

1.最好不要隨意按摩乳房

“最近門診接到好幾個病人,都是去美容院按摩后出現乳房紅腫,導致乳腺發炎,建議女同胞們不要有事沒事就去美容院按摩乳房,雖然可以放鬆,但有很大的健康隱患。”葉國麟教授解釋說,假如乳房裡面有硬結,按摩師是無法判斷硬結的性質的,萬一硬結是惡性腫瘤,用力按摩后會導致腫瘤破碎,擴散到血管,相當於捅了“馬蜂窩”,將大大增加癌細胞遠處轉移擴散的風險。

2.建議要適齡結婚、生育

相關統計表明,生育次數多的、哺乳多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較低。葉國麟建議,育齡女性最好順應自然,在適育期生育,不要拖到太晚,否則乳腺癌患病風險會增加。

3.治療一定要聽專科醫生的

臨床發現,一些患者迷信偏方、中藥等,結果延誤治療,十分可惜。“術業有專攻,隻有由乳腺專科醫生,根據治療規范,針對病人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才會達到治療乳腺癌的最佳效果。目前來說,乳腺癌的治療還是西醫為主中醫為輔,中醫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改善放化療過程中身體各種不適有很大作用,但不能代替手術和放化療等,患者千萬不要主次顛倒。”葉國麟說。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