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卵巢癌 繞開四誤區

記者 張青梅

2020年04月24日13:40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治療卵巢癌 繞開四誤區

卵巢癌因為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70%的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導致治療上很棘手,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期。如何早點發現卵巢癌的蛛絲馬跡?治療上有什麼新進展……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主任兼婦科腫瘤專科主任林仲秋教授,一起來聽聽他怎麼說。

早期症狀不典型

這三點幫助早發現

林仲秋介紹,臨床總結發現,卵巢癌患者主要有十大症狀,包括腿腫、異常生殖道出血、不明原因消瘦、臭味白帶、尿頻、胃口差胃脹、骨盆痛或肚痛、肚脹、持續疲勞、持續消化不良。“這其中,除了異常生殖道出血、臭味白帶跟婦科疾病有關外,其他的都不是婦科疾病的特異症狀,更多人都以為是消化道疾病症狀。”林仲秋介紹,即使跟婦科疾病有關的那兩個症狀,也不是卵巢癌的特異性症狀,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也可能出現。等到患者出現大量腹水、肚脹等卵巢癌相關的明顯症狀時,往往已經到了癌症晚期。

“目前來說,沒有什麼特異性的辦法可以篩查卵巢癌,隻能建議大家出現類似以上提到的10個症狀時,可以先去看消化科,但如果在消化科看后沒有什麼好轉,就要考慮卵巢癌的可能性。此時建議做兩項檢查來排查卵巢癌。”林仲秋介紹,第一項檢查是B超,第二是抽血查CA125等血清標記物。

另外,卵巢癌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因此建議有卵巢癌、乳腺癌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最好做個基因檢測,根據基因檢測結果可以預測發生卵巢癌的概率,也可以做到提前預防。

維持治療

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

林仲秋介紹,目前來說,手術+化療仍是卵巢癌最基本最重要最標准的治療。近十年來,卵巢癌的手術治療幾乎已經做到了極限,沒有新出現比紫杉醇和卡鉑更特別有效的化療藥物。隨著近年來PARP抑制劑的出現,對於部分初治患者和復發患者,都能有一個比較好的維持治療效果。

維持治療分一線維持治療和二線維持治療。一線維持治療是指患者做完手術、打了幾個療程的化療后,再使用PARP抑制劑或貝伐珠單抗。有一個SOLO1研究發現,有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PARP抑制劑可推遲卵巢癌復發時間36個月以上,即平均復發時間超過52個月。如果不做維持治療,復發時間平均是13~14個月。如果是復發患者使用PARP抑制劑或貝伐珠單抗維持治療則是二線維持治療,該治療可以平均推遲卵巢癌鉑敏感復發時間12~18個月。

“這個進步是非常明顯的。需要提醒的是,使用PARP抑制劑的關鍵在於,一定要選‘合適’的患者,所謂合適就是一線維持治療要做基因檢測,看看是否有對應靶點,不能亂用。我們的團隊最近在做HRD的相關研究,希望能夠更准確地篩選出合適人群。”

警惕這四個誤區

治療最好遵醫囑

林仲秋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患者的就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但目前廣州這邊已基本恢復正常,有影響的就是入院患者檢查的時間會長一點,因為所有入院患者都要做核酸等檢測,篩查新冠肺炎。”他提醒,臨床發現,很多患者都存在認識誤區,給治療方案的選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誤區一:不做手術隻化療

“有的患者確診卵巢癌后,會問我,能不能不做手術隻化療?這肯定是不行的。”林仲秋表示,卵巢癌患者絕大多數都要做手術,除非患者的身體條件太差了,不能承受手術,比如患者的年紀已經80多歲了,或者患有很嚴重的疾病如心臟病、腎病等,我們才會考慮不手術,否則都要做手術。

誤區二:隻做手術不化療

還有一些患者聽說化療副作用大,會掉頭發,很痛苦,希望做完手術以后不做化療,“這也是不行的。”林仲秋說,卵巢癌患者隻有極少數是不需要化療的,比如極早期的患者,癌細胞局限於卵巢沒有擴散,惡性程度又不高,可以考慮不做化療密切隨訪,其他的患者都是要做化療的。

誤區三:化療藥打少一點或者打多一點

有些患者表示化療很辛苦,希望能打少一點,不要打那麼多次﹔還有的患者想病情快點好轉,要求打多一點,打多幾次,更快、更徹底殺死癌細胞。“這兩種想法都不對,實際上我們現在打多打少,都是經過很多患者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都是根據臨床研究得出的,打少了影響治療效果,打多了會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對病情也沒好處,所以患者還是應該聽醫生的。”林仲秋說。

誤區四:不看靶點要求用靶向藥

“很多患者把靶向藥看成神藥,聽別人說靶向藥效果好,就要求用靶向藥,這是不對的。因為靶向藥要有相應的靶點才能用,如果沒有靶點用了也是白用,還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建議患者用藥一定要聽醫生的意見。”林仲秋說。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