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凱西站遭遇熱浪 最高氣溫9.2℃

2020年04月02日16:24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南極凱西站遭遇熱浪 最高氣溫9.2℃

  科技日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劉霞)澳大利亞和智利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全球變化生物學》雜志撰文稱,他們在南極東部澳大利亞凱西科考站錄得該地區首個熱浪事件——1月份連續3天當地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異常偏高,熱浪將對南極地區的動植物及當地生態系統產生巨大影響。

  論文主要作者莎朗·羅賓遜說:“今年1月23日至26日,凱西科考站經歷了最低氣溫高於0℃和最高氣溫超過7.5℃的情況。其中1月24日凱西站錄得最高氣溫9.2℃,比當地31年來的平均最高氣溫高6.9℃。1月25日清晨,研究人員錄得當地最低氣溫最高為2.5℃,比當地平均最低氣溫高0.2℃。”

  羅賓遜說:“如果某地區連續3天每日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異常偏高,則被認為熱浪來襲。”

  南極其他地方今年2月也錄得創紀錄高溫。2月6日,位於南極半島北端的埃斯佩蘭薩科考站錄得最高氣溫18.4℃,是當時整個南極洲最高氣溫,超過此前的紀錄17.5℃,3天后這一紀錄又被打破:南極半島馬蘭比基地的最高溫度為20.75℃。

  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首席科學家丹娜·貝格斯特羅姆博士說,炎熱的夏天很可能對南極當地生命和生態系統帶來長期破壞,這種破壞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

  她解釋說:“大多數生命存在於南極洲的小型無冰綠洲中,且主要依賴融化的冰雪來供水。不斷融化的水可以為這些沙漠生態系統提供更多水,導致苔蘚、地衣、微生物和無脊椎動物加速生長繁殖。但水過多也會把植物連根拔起,並改變無脊椎動物和微生物的群落組成。如果冰雪在季節初期完全融化,那麼整個季節剩余時間裡,生態系統都會遭受干旱的影響。此外,較高的溫度還會導致已經適應南極寒冷環境的動植物中暑。”

  她還指出,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的極端事件預計越來越多,其造成的影響可能也會越來越嚴重,即便偏遠的南極洲也無法幸免。需要開展進一步研究來了解熱浪造成的全部影響。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