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線上課 疫情成最佳教材

2020年03月03日08:05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高校線上課 疫情成最佳教材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胡小勇正在進行網上教學。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高鶴濤攝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霞虹、王婧 通訊員楊柳青、黃瑤、倪慧玲、李漩)昨日早晨7時30分,廣東藥科大學以一次特殊的升旗儀式迎來了開課。全校師生通過直播平台共同參加“雲升旗”,身處各地的師生共聚熒幕前,向國旗敬禮。

“當屏幕中的國歌奏響,國旗升起,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廣東藥科大學建德書院中藥資源與開發181班的葉展豪感慨道。

廣東藥科大學藥物制劑2018級學生李玉來自湖北武漢,她記得,小時候寫過一篇作文《我夢想的2020》,作文裡她期盼的2020年是老師可以在家中授課,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聽課。“我沒想到所謂的夢想實現,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會牢記學校老師的囑托, 停課不停學,在家中努力學習,上好每一堂課。”

華南師范大學也在上午7:55舉行了“雲升旗”儀式。在校師生代表約20人在石牌校區現場參加了儀式,尚在全國各地的4萬名師生則通過線上直播參加升旗儀式。

戰“疫”思政第一課

這次線上教學乃因疫情而起,疫情也成為線上教學的最佳教材。

“疫情中,全國各地共青團組織和廣大青年面對疫情主動‘出列’,積極行動,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青年突擊隊和生力軍。”華師“線上開學”首日,40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齊聚雲端,同上戰“疫”思政第一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當代青年使命擔當》專題講座中,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胡國勝變身“主播”,與學生進行空中互動。

南方醫科大學也把疫情變成教材,在特殊時刻,共同譜寫生命教育、科學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之歌。在2月初,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首席教授鄒飛、心理系趙靜波教授就分別錄制了《同心同德抗擊疫情》《隨時隨地安頓身心》講座,學校還安排了《醫學倫理學》《醫學經典導讀》2門慕課學習,面向全體學生,武裝自己、保護家人、抗擊疫情。

經此一“疫”,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萬成鬆說,他看到了學生身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一位研究生給他寫信說,要好好做研究,將來才有能力把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做得更好,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老師上課“確認眼神”

上午10時,華師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胡小勇以一段“活力拍手操”開始了新學期給研究生上的第一課。“線上教學,也是正式上課,需要有儀式感, ‘活力拍手操’就是起到這樣的作用。”胡小勇認為,網上在線教學是非常時期的正常教學,必須要在課堂上定規矩,為此他還給老師同學都提出了10條建議。

“一堂課真正好不好,在線或不在線不是決定手段,靠的是老師的教學設計水平。一堂好課,才能保証有一堂好的在線課。”胡小勇說,為了上好網課,老師要做精心准備。他特別關注學生的投入程度。平時上課,他會通過“確認學生的眼神”來看學生的狀態。“這次我也確認過眼神,上課效果還挺不錯!”

上完胡小勇老師的課,遠在河南的許婷同學通過網課系統接受了記者採訪。許婷說,這堂網課的學習體驗感比較好,教學主題比較突出,課上的互動也非常靈活,大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此外,因為師生都可以看到各自的畫面,學生的臨場感比較高,不會造成學習的“孤獨感”。

遠程視頻會診系統上陣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當天共有11個教研室的48位老師上《建筑施工組織》等39門課程,共有2908名學生參與網絡視頻聽課。根據學院網絡教學第一天調查問卷平台反饋,學生對第一天的網絡課堂滿意度為92%。

“出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但死亡是宿命。”上午8:30,南方醫科大學法醫學院司法鑒定遠程會診系統打開了,岳霞老師准時開講法醫病理學課程之《死亡》章節。一開課,她就以《死神來了》《白蛇傳》《尋夢環游記》三部電影引入,吊起了同學的興趣。

這堂課,他們使用的系統是南方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遠程視頻會診系統。法醫學院首席專家王慧君說:“學院去年建成了這個系統,用於司法鑒定遠程會診和遠程教學。學生實習期間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夠同步接收校園裡面專家的授課。沒想到這一次派上了用場。”

據介紹,這個系統是1080p超高清的,師生可以互相清晰看到對方,還能隨時對話,學生上課的狀態也呈現在大屏幕裡,比電腦小屏幕看起來更加順暢。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