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追趕超越

讓“硬科技”在“疫”線展露鋒芒

2020年02月15日08:24  來源:西安日報
 
原標題:讓“硬科技”在“疫”線展露鋒芒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西安高新區的“科技防疫”手段,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厚積薄發,正是源於習近平總書記5年前的一次視察。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西安光機所視察,他講道“看了西光所后,我反復強調的創新驅動發展有了依據”“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所以還要講自力更生”。

五年來,西安高新區、西安光機所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硬科技“策源地”“聚集地”優勢,不斷深化“硬科技”理論研究,強化“硬科技”宣傳,發布“硬科技”白皮書、舉辦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推動“硬科技”影響持續擴大。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調研時強調,要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2018年12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首次提出要突出“硬科技”研究。黨和國家領導人均對“硬科技”發展作出部署。

《新聞聯播》報道13次,中央媒體報道近千次,學術界廣泛參與“硬科技”研究,中科院更是立項 STS 計劃開展專項研究……

“硬科技”從西安高新區誕生,逐步擴大到西安市層面,再到陝西省,再到“花開全國”,現已正式上升為國家話語體系,在全國科技發展中的宏觀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神經,也是對科技實力的一次現實檢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的總要求。怎樣的防治才是科學的?一系列防控舉措又如何精准實施?在西安高新區的疫情防控戰場上,“硬科技”正在大顯身手、各顯神通,為助力疫情防控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西安藍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302醫院傳染病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空軍軍醫大學等150余家高校、醫院及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多種肽類新藥,在抗擊疫情期間,企業快速組織團隊推動抗新型冠狀病毒多肽抑制劑及保護性肽疫苗產品研發,靶向治療方案已得到國家科技部高度關注。

赫斯(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共建聯合研究中心合作開發國家一類抗病毒新藥和病毒檢測儀器。目前,企業已經完成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前藥及其代謝后活性產物樣品制備,並已委托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等10家機構進行抗病毒活性檢測。

陝西脈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建30多位博士和碩士的研發團隊,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病原微生物基因關鍵片段引物設計、檢測試劑盒冷凍干燥工藝體系,快速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的研發、中試,實現了病毒檢驗的便捷性,適合於在各層醫療和檢測機構使用,第一批產品已投入臨床檢測。

西安金磁納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由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崔亞麗教授團隊創辦,面對疫情奮戰科研一線,發揮團隊優勢開展技術攻關,形成了圍繞核心技術原始創新和應用產品集成創新的專利集群,研發的新冠病毒蛋白檢測試劑盒已完成樣本和同類試劑盒比對,各項檢測性能優於同類產品,同時與檢驗機構合作並已開展企業復工人員篩查工作。

西安羅塞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擁有以世界領先基因科技企業高管和下一代測序科學領軍人物為核心的精准健康管理產業化團隊,在抗擊疫情期間,憑借國際基因測序企業聯盟的技術優勢,快速組建了核酸檢測篩查團隊,已陸續為抗擊疫情一線人員展開核酸檢測服務。

西安中科微光影像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心血管OCT設備,實現全球最小0.86毫米直徑,血管成像儀“扎針神器”已經覆蓋國內200多家醫院,此次武漢戰“疫”中,該“扎針神器”有效解決了肺炎患者-醫務人員靜脈輸血過程中扎針難問題,有效提升醫務人員扎針效率和精准度。

西安泰豪紅外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人體溫度篩查紅外熱像儀採用非接觸式成像測溫原理,不同的溫度在熱像圖中以顏色進行區分,人群通過時即可自動完成體溫檢測。一旦溫度超標熱像儀會自動報警。目前,北京、陝西、廣東等7個省(市)的火車站、汽車站、機場、醫院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已經配備了500余台泰豪紅外的紅外熱像儀。

西安九索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揮在大數據匯總、清洗、篩查、分析、預測等方面的能力,為相關部門提供有效的排查、疑似、確診等數據跟蹤結果,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大數據技術支撐。他們還通過數據檢測,提前預測疫情風險的發生,並對企業疫情風險進行掃描,幫助企業做疫情防控。從大年三十至今,處理390多億條數據,為西安排查眾多疫情風險點。

“硬科技”在區域高質量發展中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五年來,在省、市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西安高新區和西安光機所聚焦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探索突破破解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困境,深化“拆除圍牆,開放辦所”,推動“硬科技”發揮在區域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硬科技”在省市區創新驅動中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陝西省連續五年將西光所模式寫入陝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和復制,支撐陝西省高質量發展。2020年陝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培育更多“硬科技”。西安市依托“硬科技”成功塑造國家級IP ,在國家科技創新的影響力持續提升。高新區發布《西安高新區“硬科技”產業發展規劃》,從宏觀布局上明確了高新區“硬科技”發展戰略圖、路線圖,提出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硬科技”產業高地,培育1-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產業規模達到2萬億元。

“硬科技”在促進陝西省參與區域協同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以“硬科技”為紐帶,發揮“硬科技”策源地優勢,西安光機所持續推動“硬科技”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布局落地發展,不斷增強陝西聯通全國的門戶效益,整合更多資源促進陝西發展。

“硬科技”在區域經濟中的增長極作用日益凸顯。在西安高新區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光機所不斷拓展延伸孵化領域,逐漸覆蓋光子信息、光電芯片、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等領域,為西安市、高新區經濟提質增效起到了強力的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效應。截至2019年12月底,西安光機所共培育孵化“硬科技”企業325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90家,所投企業總市值610億元,新增就業超過10000人,貢獻稅收達到2.5億元。其中,2019年西安未來之星TOP100中,西安光機所孵化企業24家上榜。2019年西安高新區獨角獸企業榜單26家中,將近五分之一由西光所產業化培育和孵化。

創新體制機制 打造培育和發展“硬科技”的西高新樣板

西安高新區和西安光機所聚焦體制改革和創新,充分釋放體制活力,努力為全國“硬科技”培育和發展打造示范。

探索新型舉國體制,整合多方力量參與推進“硬科技”攻關。積極踐行新型舉國體制,通過國有與民營協同攻關機制設計,將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儀器設備、實驗環境優勢,創業團隊的創新意識、激勵機制、創新效率優勢,產業龍頭的市場化需求、工藝能力、資本優勢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協同攻關,推動眾多科技成果“走下書架、走上貨架”。以“國有平台+民營企業”融合的方式布局了40多個新型研發機構,其中,光電子先導院打造了政產學研用相結合模式,最大程度地調動、激發各方的主體積極性,有效吸引芯片“新賽道”——光電集成芯片產業鏈各環節頂尖人才聚集。

探索院地校地融合發展新模式,培育“硬科技”快速發展。為整合地方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優勢資源,打造全國院地校地深度融合驅動區域經濟創新發展的典范,發揮對西安市、陝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和實現“追趕超越”歷史性使命龍頭示范作用。高新區著力推進院地校地融合發展戰略,籌備建立“硬科技”創新研究院、“硬科技”產業集團、“硬科技”產業並購基金,打造“基礎研究基地+應用研發和孵化平台+投資與產業化公司”融合發展模式,為全國院地校地融合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鑒。

以制度創新為手段,發揮硬科技“筑巢引鳳”作用。基於創新的體制、強大的科研基礎支撐,西安高新區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匯聚。截至目前,西安光機所累計引進近80多個海外創新創業團隊。其中,僅先導院就引進包含3位國家“千人計劃”、3位陝西省“百人計劃”、1位西安市首個A類人才在內的30多位來自耶魯、MIT等知名院校機構及世界頂尖企業的領軍人才及光電子芯片企業入駐。先后與比利時IMEC、美國IMT公司、美國光學學會、台灣TOSA聯盟、台灣清華大學、中電科58所、中科院微電子所等30余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了實質性研發與創新合作,對全球創新資源進行整合,不斷提升創新中心核心競爭力。

聚焦國家重大需求 為國家培育一批攻破“卡脖子”技術的“硬科技”企業

西安高新區、西安光機所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作為推進“硬科技”的根本方向,瞄准光電芯片、精密制造、生物醫藥、商業航天等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可能產生重大突破、國家“卡脖子”需求以及國民經濟主戰場的領域,培育了一批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封鎖、具有實力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硬科技”企業。

在光電芯片領域,面向光電子這一“后摩爾時代”核心技術,培育出一批以奇芯光電、唐晶量子、賽福樂斯等為代表突破國外技術封鎖的高精尖企業。先后研發出4英寸半極性LED芯片項目、PIC(光子集成電路)芯片、全球首創SDI高清視頻傳輸芯片等擁有世界頂尖水平的產品。其中,部分企業成功向中興、亞馬遜、Facebook等國際巨頭供貨,已能夠代表我國參與全球競爭。

在精密制造領域,培育出一批以中科微精、卓鐳激光等為代表填補國內空白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研發出國內首台高功率直接半導體熔覆激光器、BLAZER系列工業級超快激光器、超快激光加工裝備等一批具有國際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其中,中科微精研發的C919飛機發動機葉片在內的超快激光超精密制造裝備,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成功解決了航空、航天發動機領域高表面完整性、高精度、復雜異型孔制造的“卡脖子”難題。

在商業航天領域,集聚培育了(覆蓋)衛星制造、火箭研制、火箭發射、航天應用等全鏈條的數十家企業,成為國家航天事業的重要補充力量。特別是九天微星實現了民營衛星公司首個百公斤級衛星的自主研制和在軌商業運行,正在參與國家某衛星互聯網工程,不斷拓展海外衛星通信落地與頻率協調,將為國家保頻佔軌和全球第二次太空競賽貢獻力量。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也讓我們更強大。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光所臨別時,鼓勵說“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讓全體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還需要大家繼續奮斗,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光榮的歷史使命。”戰勝疫情,既要堅定信心決心,也要強力的科技支撐。在當前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期,在盯死守牢各條防線的同時,也要緊緊依靠科技,讓科技與創新成為新武器,讓技術與產品幫助到一線醫護,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正常運轉,不斷織牢織密疫情防控網絡。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