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孕育夢想

山妹子的畫意人生(逐夢小康)

記者 孟海鷹

2020年01月27日07: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山妹子的畫意人生(逐夢小康)

王詠梅手拿文創產品。

本報記者 孟海鷹攝

樺甸市公吉鄉農民文化站內展品。

本報記者 孟海鷹攝

追夢人:王詠梅

吉林省樺甸市公吉鄉農民,擅長農民畫,現已成為吉林省民間藝術家、吉林省工藝美術大師。

炕頭窗邊

“曾經一斤玉米賣兩三毛,買一管‘顏色’要2塊5”

窗外,寒風呼嘯。窗內,一燈如豆。王詠梅坐在炕上,神情專注地畫畫。山村的夜,靜得像一個夢,和30年前的夜一樣,承載著一個女人的夢想。

1990年,吉林樺甸市文化館開始免費培訓農民畫創作者,19歲的王詠梅開始學畫。

“曾經一斤玉米賣兩三毛錢,買一管‘顏色’要2塊5毛。”王詠梅回憶,“那時,我白天上山干活,晚上就趴在小炕桌上畫。”左鄰右舍沒少說這個媳婦“沒正事兒”。

“2004年,我畫的一套大吉圖被彩印廠買去做挂歷,賣了3萬塊錢,這是我的第一桶金啊!我的畫作也在全國畫展獲獎了。”十年不放棄,王詠梅終於迎來了收獲時刻,一張畫能賣出一垧地的錢。

農民畫,畫的就是生活,每張畫都承載著一份感動。一幅王詠梅與老師康梅花合作的《圓夢》就是如此。畫面上,老頭老太太們笑呵呵地在天安門前,舉相機,手拉手。那是2013年,雙盛村的一番景象引得兩人好奇——沒人做飯。一問才知,原來村裡女主人們都出去旅游了。“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生活富足了,旅游成了鄉村時尚。許多一輩子沒出過大山的老年人趁著身體好,結伴去看北京天安門。”王詠梅說。

地還在種,農民本色不變。“現在都機械化種地,省老事兒了,農閑更多,就能多畫。”王詠梅說。

畫室中

“當初,老師買了我們的畫,隻為讓我們學下去”

“這不是我們剛學畫時畫的嗎?”在畫室儲物架下找東西時,一大摞畫作映入孫立波的眼帘,打開后,她一張一張地翻看,眼睛漸漸濕潤了。

孫立波是殘疾人,家住鄉裡的孫家屯,跟著王詠梅學畫將近5年,已有小成。前些日子,她的一幅畫作在東北亞博覽會上賣了1100元。

“這一大摞畫都是我們剛學時畫的。老師當時以一張幾十元錢收去,把我們樂壞了,我們的畫竟然能賣錢?這是支持我們學下去的動力。后來才知道,原來是老師掏腰包自己買了,只是為了讓我們學下去。”孫立波說。

擁有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樺甸農民畫”的樺甸市,曾被原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已形成頗為完整的農民畫產業鏈,創作者達1.5萬余人,其中不乏殘疾人士。

王詠梅幾年前成立了樺甸市山妹子農民畫發展有限公司,組建起一支50余人的創作隊伍,帶著大家不離鄉土闖市場。殘疾人在她這兒不僅免費學畫,還由公司負責賣畫。現在,她的公司已經有10多名殘疾農民“簽約畫家”。

文化站內

“一年設計制作了100多塊石頭畫,都出手了”

“快來看,絲巾和杯墊到啦!”

2019年12月22日,冬至,樺甸市公吉鄉農民文化站內,當快遞裹著一路冰雪寒意送到時,王詠梅和大家開心極了,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裹:一幅幅由他們親手畫出的農民畫被印在絲巾和杯墊上,極為精致。

“您看,這是鹿鄉的景色。”拎起一塊絲巾,王詠梅向記者展示。

鄉村文化站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畫室內,挂著各式色彩明麗的農民畫﹔展示台上,剪紙挂件、石頭畫、絲巾、背篼、鎮紙、雨傘、陶瓷杯墊、木雕挂、文化衫、瓷盤等等衍生品,琳琅滿目。

“這次的50條絲巾和30個杯墊是長春一家文創公司訂的貨。我們創作,交由廠家制作。”王詠梅說,“從2018年起,我們從單純的畫農民畫轉向推出衍生品,銷路好,特別火。不僅有公司訂購,還有不少私人訂制,結婚、過生日、喬遷等等,都能用。”

衍生品讓農民畫作者的潛力被大大激發出來。“鬆花江流過我家門口,岸邊都是石頭。石頭形狀各異,能隨形畫畫,我有時間就去撿石頭。這一年多,設計制作了100多塊石頭畫,都出手了,賺個零花錢哈。”36歲的遲金萍是老金廠鎮沙河村人,看起來溫文爾雅,已經跟王詠梅學了幾年農民畫。

67歲的尹鳳梅,王詠梅說她“拿獎到手軟”。別看年紀大,可作品轉型快,設計的抱枕絲巾等特別受歡迎。“心情好,人不老,創意多多。”尹鳳梅說。

“我們正策劃冰雪系列、人參文化系列和紅色文化系列產品,還要和大學合作,讓作品通過網絡銷往海外。新的創業剛開始,我們有信心。”王詠梅說。

王詠梅的記事本

如果沒有畫畫,我隻能在家種地、喂雞、喂鴨,不會發現原來世界這麼精彩。

版式設計:張丹峰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