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起我國進入小寒節氣。當日,我國北部不少地區出現今冬以來最強雨雪,然而廣東卻繼續升溫,其中廣州最高溫達26℃,暖如初夏,部分市民穿上了短袖短褲。
記者從廣東省氣象局了解到,自2019年9月中旬以來(2019年9月16日-2020年1月5日),廣東平均氣溫較歷史同期偏高1.1℃,十多個市縣更是迎來史上最強“暖冬”。廣東雖地處我國南方,但往年1月前后也基本入冬,今年氣溫為何如此之高?春運期間天氣又將如何?
平均降水量同比偏少62%
自去年9月以來,廣東高溫少雨天氣持續。據廣東省氣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9年9月中旬以來(同上),全省平均降雨量為80.5毫米,較歷史同期顯著偏少62%,其中清遠、仁化、南雄等22個市縣降雨量為歷史同期最少﹔全省平均氣溫21.1℃,較歷史同期偏高1.1℃,其中徐聞、五華、惠陽等12個市縣平均氣溫破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廣州市氣候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入冬以來(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5日),廣州市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同期偏高1.6℃,歷史同期排名第六高﹔全市平均降水1.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96.8%,歷史同期排名第五少。
事實上,去年以來氣溫顯著偏高的情況並非廣東獨有。據香港天文台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天氣異常溫暖,平均氣溫達到24.5℃,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全年寒冷天氣(即最低氣溫降至12℃以下)的日數隻有1天,同屬有記錄以來寒冷天氣日數最少的一年。
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也顯示,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4日,北疆、蘭州-西寧一帶、東南沿海和雲貴高原大范圍偏高2℃以上,其中廣東、廣西、江西、福建和雲貴有偏高4℃甚至6℃的區域,可謂歷史少見。
北方冷空氣南下強度偏弱
去年以來,氣溫顯著偏高的現象雖然在我國不少地區都有出現,但其成因並不完全相同。對於近幾個月廣東的高溫少雨天氣,廣東省氣象局專家分析認為,9月以來無台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同期強度偏強、位置偏西,控制廣東。此外,南下影響廣東的冷空氣次數偏少、強度明顯偏弱,從而導致廣東降水顯著偏少,氣溫顯著偏高。
廣州市氣候中心表示,入冬以來冬季風和西伯利亞高壓偏弱導致冷空氣不活躍,再加上中高緯呈緯向型環流、西太副高偏強偏西,不利於冷空氣南下影響,入冬以來廣州市還未出現強冷空氣影響。同時,南支槽偏弱,使得冷空氣影響期間沒有水汽條件配合,降水不明顯。
還有氣象專家表示,2019年是厄爾尼諾結束年,從2018年9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2019年7月結束。多年數據表示,在厄爾尼諾結束年份的秋冬季,歐亞中高緯以緯向型環流形勢為主,東亞槽偏弱,這就意味著南北向的空氣對流較少,不利於北方冷空氣的向南輸送。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氣象專家表示,全球氣候在不斷變暖,而氣候變化會讓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大家必須正視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重視形成節能減廢的生活模式。
羊城晚報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慧娜 楊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