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小店經濟”,步行街如何重聚人氣

2020年01月03日07:41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發展“小店經濟”,步行街如何重聚人氣

  視點

  在2020年新年到來前夕,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聚焦步行街改造提升,優化商業環境促進消費擴大。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說,“要以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發展‘小店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形成一批人氣旺、特色強、有文化底蘊的步行街。”

  “小店經濟”能否撬動“商業巨輪”

  進入2020年,從國際上的“擦槍走火”到國內“保六”的爭論﹔從“勤奮”“實干”成為跨年演講高頻詞到朋友圈中的新年flag多是“維持現狀”——不難預見,“穩”字當頭成為2020年從宏觀貫穿到微觀的一條主線。

  為實現2020年預期目標,中央精准部署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經濟政策和改革舉措,以穩住經濟增長。比如要求強化民生導向,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切實增加有效投資,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這意味著2020年圍繞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已箭在弦上。而發展小店經濟、提升步行街,則成為推進商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事實上,早在2019年8月27日,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就提出“改造提升商業步行街,對步行街基礎設施、信息平台建設等予以支持”﹔9月5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目標是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重點培育30-50條環境優美、商業繁華、文化濃厚、管理規范的全國示范步行街。步行街客流量和營業額累計增長30%以上。

  應當看到,自商務部2018年底首批試點包括北京市王府井等在內的11條步行街以來,對消費拉動的作用非常明顯。商業步行街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活躍夜間商業的交通配套等,有助於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對激活蟄伏的內需潛能也大有裨益。

  發展步行街不能一擁而上,得因地制宜

  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個多百分點,如今已達60%左右,城鎮常住人口由1.7億人增加到8.1億人,城市數量由193個增加到660多個……中國用很短的時間,走過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進程。

  而這樣的速度,也壓縮了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對問題的自我修復、自我適應的空間。比如城市空間的不合理等諸多問題就不斷涌現。有研究者指出,針對紛繁復雜的問題,必須從規劃、街道、產業、建筑、消費等諸多方面,理順、整合原有的專業分支為城市建設服務。

  當前,國務院就改造提升商業步行街、加快便利連鎖店發展、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拓寬假日消費空間等多方面鼓勵消費的大方向,無疑是正確可期的。

  值得重視的是,城市經濟是一個復雜系統,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如果每一個局部的、臨時性的政策都要全面執行,有可能會讓一個城市的政策體系碎片化,最后導致目標的扭曲。也就是說,各地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身的消費領域優先發展。

  首先,在符合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劃定城市空間,支持具備條件的商業街區、城市活力中心區開展戶外商業,產生“空間效益”。可以借鑒巴黎的塞納河舊書市、洛杉磯的玫瑰碗跳蚤市場等,開設周末大集、周末文化展會等常態化或臨時性的消費場所,開展特色促消費活動。

  其次,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游、休閑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結合各地氣候特點,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結合城市空間改造,不僅發展夏秋季的戶外型夜間經濟,也要發展適合於冬春季的室內夜間消費空間。

  同時,完善夜間交通、安全、環境等配套措施,讓市民願意走出家門去和城市親密互動,以更完善的公共服務打消游客的后顧之憂。

  無論如何,繁榮城市商業,既是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也是城市活力、吸引力的重要體現。在電商無孔不入的今天,城市商業不再只是一種交易,更是“生活體驗”本身。當個體時間被工作、網購、刷劇填滿,生活中也缺失了重要的一部分。

  城市,應該為多元生活搭建舞台,以鱗次櫛比的小店、深藏美食的小館,以圖書館、音樂廳、電影院,給予消費者在網絡上難以滿足的幸福感、新奇感、歸屬感,如此才能找到新的促消費突破口。

  □周子勛(財經媒體人)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