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陕西

守住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 申东昕文/图
2022年12月26日08:40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守住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

商南县茶旅融合示范园区的茶山。

  近年来,陕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持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全省森林面积增加了1亿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过60%,初步建成“绿色陕西”,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绿水青山的生态福祉。

  厚植绿色底色

  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展览馆里,一张遥感植被覆盖图格外醒目。从图上看,吴起县域被清晰地勾勒出来,一片绿意,这都得益于吴起县实行的退耕还林政策。

  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县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坚持不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通过20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十三五”以来,吴起县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等中央财政补贴项目,完成退化林修复8.4万亩、退耕地森林抚育87.6万亩。为破解林业产业发展瓶颈,把青山变为金山,该县重点发展山桃山杏和沙棘产业,示范推广了长柄扁桃、油用牡丹等新型产业。全县山桃、山杏种植户共计17209户,预计2022年全县山桃总产量2100万公斤、山杏1102.5万公斤;平均每公斤市场价格5元,预计收入16012.5万元,户均收入9305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十年来,陕西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从固定翼飞机到直升机,连续创造飞播造林新纪录。全省十年累计完成营造林811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4个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过60%。延安以北由“黄”到“绿”,陕北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区域,全省版图实现整体变绿,正在由浅绿向深绿迈进。

  端上生态饭碗

  养好绿水青山,何愁金山银山?

  今年50岁的杨传红是商洛市柞水县红岩寺镇本地湾村的村民,2014年,他家被登记为贫困户。彼时的杨传红常年在外打工,是故乡的“过客”。 “以前做建筑工人,最远去过福建,一年收入只有2万元。”他说。2018年,借着终南山寨景区招商的机会,杨传红返乡创业。

  目前,杨传红在景区内经营的老豆腐坊已成为“网红”店铺,2021年收入近20万元。“现在景区火了,旺季时,店里座位都坐满了,游客只能站着吃。”杨传红说。

  “九山半水半分田。”柞水县位于秦岭南麓,曾经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如今,依托秦岭生态环境优势,柞水县不断探索生态扶贫与林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致富路,村民吃上了“生态饭”。近年来,柞水县深入挖掘生态、资源、区位、文化优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中探索形成了柞水“小木耳、大产业”、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典型经验。2021年,柞水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柞水县是一个缩影。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让更多人依山而富,端上生态饭碗。近年来,全省建成森林公园4处、地质公园31处、沙漠公园2处,新建自然体验基地29处、森林康养基地19处;累计建成风景名胜区35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6处;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开园运营,公布11条生态旅游线路,力促自然体验、休闲康养、生态旅游成为新时尚;创新实施生态脱贫八大举措,助力238万人口脱贫迈上小康路。

  产业铺就致富路

  “我家种着5亩黄金梨,每年大概能摘1000多斤。平均下来每亩能赚4000块,一年光是种梨就能到手2万块。”洋县草坝村果农刘祥玉说,“为了保护朱鹮,我家从2005年就开始种绿色有机农产品,不用农药和化肥。虽然价格比普通梨高一些,但顾客就认准咱们洋县的牌子!”

  据了解,草坝村是野生朱鹮繁衍栖息地。为了保护朱鹮,当地一直限制使用农药化肥,一度导致农产品产量低,群众收入不高。为了生存和发展,草坝村探索出了一条有机产业发展之路。村党支部坚持“打造朱鹮品牌,发展有机产业”的思路,做强“朱鹮湖”等有机品牌,引进了黄金梨品种并进行改良。目前,有机黄金梨产业已占全村产业的半壁江山。越来越多的村民在保护生态中尝到了甜头。

  我省坚持把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融合,林文旅一体推进,发展林草产业经济、美丽生态经济、自然教育经济,树起生态友好型经济发展新的里程碑,优质生态产品的产出能力不断增强。十年来,我省完成财政和社会林业投资1125.94亿元,落实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9.72亿元,5万多名生态护林员上岗履职,238万贫困人口因兴林草兴生态走上小康之路。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全面完成,国有林场实现生态化公益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林地生产力进一步释放。聚焦补链强链延链,林下经济产业全链条升级转型。认定林业合作社示范社142个、龙头企业198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30个。林麝产业一枝独秀,存栏量、麝香产量增幅超过6倍,占全国七成以上。冬枣走出陕西、享誉全国。韩城建成全国最大花椒基地和集散中心。洛南建成全国核桃交易中心……全省林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

(责编:邹星、魏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