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整治执行领域顽瘴痼疾
执行案款发放时限压缩到十五个工作日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倪弋)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组织开展全国法院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全国法院共设发放点2326个,发放执行案款461.78亿元。对于涉及农民工、抚养费、赡养费、工伤、交通事故等民生案件以及涉中小微企业的执行案件,全国法院将其作为重点案件,做到执行案款应发尽发,共涉及案件4.2万多件、当事人5.3万多名。
记者从最高法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最高法把执行案款集中清理纳入执行领域顽瘴痼疾整治重点内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共办结首次执行和恢复执行案件722.9万件,发放执行案款9456.01亿元。
近年来,全国法院新收首次执行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因被执行人部分或全部丧失履行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而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阶段性结案,被称为“终本”。最高法审委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整治违规以终本方式结案,是此次执行领域专项整治的重点之一。目前,全国法院已基本完成对执行终本案件的评查及整治工作。对于不合格的终本案件,最高法将督促各地法院及时整改到位,该恢复执行的及时恢复执行;对评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依法启动“一案双查”。
此外,对于以终本方式结案的案件,并不是一结了之,而是将其纳入终本库,进行模块化动态管理,并通过全国网络查控系统不断监控其财产变化情况,一旦发现财产或具备执行条件,立即恢复执行。2020年,人民法院对终本库中的124万件终本案件恢复执行,执行到位金额达5849亿元;2021年1—10月恢复执行13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达5076亿元。
根据最高法制定的《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十个必须”》,执行案款发放时间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最高法执行局副局长韩玉军表示,为了确保案款按期发放,全国各级法院将建立执行案款专职监管员制度,加强对本辖区异常案款的监管、预警、督导;最高法将升级完善全国法院执行案款监管平台,依托平台落实四级法院案款分级监管制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执行案款发放速度,及时预警并督促案款发放。
据统计,全国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各级法院对历年陈年旧案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无法定事由超过30天未发执行案款1655.36亿元,涉及案件99.92万件,目前所有超期执行案款已基本发放完毕。对执行案款不及时发放等违规违法行为,公众可通过人民法院12368服务热线和中央政法委12337举报平台进行举报投诉。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2日 第 1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2陕西新增两院院士六人外籍院士一人
- 3陕西靖边:冬日丹霞别样美
- 4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 5珍惜历史经验 争取更大荣光
- 6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极端重要性 更…
- 7陕西省各地各部门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
- 8陕西省秦创原留学人员联盟成立
- 9牢记初心使命,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答卷…
- 10叙写新时代中国儿童故事(文学聚焦)
- 11西北工业集团党委:蹚出“党建+安全…
- 12“电小二”来了!供电给力 菌香四溢
- 13陕西省9部门聚力农村供水保障
- 14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前行
- 15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三督导组…
- 16“幸福林带”享幸福
- 17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建设奏响贯通“…
- 18全运会带动群众体育新发展
- 19陕西开通“12359”文物违法举报…
- 20陕西培育千亿富硒产业集群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