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困难时帮助过我的人!”从西安航空基地对口帮扶的蓝田县葛牌镇米岱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成长为大型公司的年轻干部,张勃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12岁时,张勃的父亲因病去世,四年后母亲又车祸身亡,丧失双亲的他自小就体会着生活的艰辛。然而,逆境并未将他打倒,反而成为他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动力。那时,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张勃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名单,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学习就成了他的头等大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以及脱贫政策的帮助,张勃顺利考入大学,迈开走出大山的第一步。
“人生的转折点就那么几个,如果没有晓玉姐在我临近毕业时‘推’的那一把,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我。”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张勃感慨地说。他口中的“晓玉姐”,就是来自西安航空基地的联户干部、组织人事局局长王晓玉。
2016年,张勃成为了王晓玉的帮扶对象。当时他即将大学毕业,正面临毕业择业难题,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还茫然不知所措。“小张,走出去闯闯,去大平台历练自己。”正是这句话使张勃克服了心理障碍,选择了“起点高、平台大”的工作。
那段时间,王晓玉充分发挥自己在人事工作中的业务专长,耐心倾听张勃的就业意愿,进行点对点的就业指导,还为他推荐许多参考书籍,教授面试技巧,使他勇敢地迈出了关键一步。“扶贫先扶智,脱贫攻坚不是只踏进门槛就算完成帮扶任务,对于贫困中长大的孩子,只有帮他克服了心理障碍,才能永远走出贫困。”王晓玉说。
这之后,每当张勃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和畏难情绪时,王晓玉都鼓励他“再挑战一下,再坚持一下”。如今,张勃已经是一家航空制造企业的正式员工。“姐,我最近参加了公司‘双百计划’青年干部培训班。”去年8月的一天,张勃高兴地打电话向王晓玉报喜。这些年,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好消息,小伙子总是第一时间告诉王晓玉,两人像亲姐弟一样相处。
此外,在西安航空基地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张勃从前住的破旧老屋也被翻修一新。这个从山村走出的孩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斗,逐渐长大成才,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如今,每逢空闲时,张勃都会回到村子,为村里的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山外的见闻,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当初在我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来帮助我,让我能走出大山完成自己的梦想,现在我也要尽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责任和爱心传递下去。”张勃坚定地说。(西安航空基地供稿 蔡添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