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路、泥叫叫巷、探花岭路 西安31条新建路有了名字

2020年04月01日11:57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二、高新区(共23条)

(一)鱼化寨区域(12条)

1.鱼化三路:该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西路,位于已命名的鱼化二路西侧,长约3260米,宽30米,命名为鱼化三路。

该路位于已命名的鱼化一路、鱼化二路西侧,根据公示期群众反馈意见,当地已习惯将此路按照序列化称为鱼化三路,为方便群众往来查找,沿用其使用习惯,将此路命名为鱼化三路。

2.陈林路:该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六路,长约780米,宽20米,命名为陈林路。

该路位于我市陈林村区域内,相传,因村西有宋朝宦官陈琳墓后雅化而得名,清嘉庆《长安县志》记载为陈林庄,后改为陈林村沿用至今,已使用百年之久,为保留传承这一古老村落地名,根据公示期群众反馈意见,将该路命名为陈林路。

3.化龙一路:该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西路,长约3700米,宽40米,命名为化龙一路。

4.化龙二路:该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西路,位于化龙一路西侧,长约3700米,宽30米,命名为化龙二路。

5.化龙三路:该路南起科技八路,北至科技西路,位于化龙二路西侧,长约3800米,宽40米,命名为化龙二路。

这三条路位于鱼化寨区域内靠近西三环,为鱼化寨区域西部三条主要的南北向道路。相传周武王之女雨花祭天之地,名“雨花苑”。后“雨花”被绎化为“鱼化”,赋予鲤鱼化龙之意,并逐渐形成现在的村名“鱼化寨”。自唐朝开始,进京赶考的举子都要来此地祭拜,以求达成金榜题名、鱼跃龙门之愿。为传承这一古老的地名文化,按方位自东向西依次排序为化龙一路、化龙二路、化龙三路。

6.泥叫叫巷:该路南起福谦路,北至鱼化寨街,长约470米,宽20米,命名为泥叫叫巷。

该路采词于鱼化寨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鱼化寨“泥叫叫”。据《西安村落记忆》记载,“泥叫叫”又名“娃娃哨”“鱼化寨泥塑”,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指头粗细、长约寸半、低温焙烧的彩色陶哨子,主要用于儿童玩具和民间祭祀两种用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相传始于明末清初,鱼东村的一座庙里住着一位从外地流落至此的人,会做泥叫叫,刚好鱼化寨一带有适合制作泥叫叫的黑土,这人便以制作泥叫叫为生,后来不断有村民们跟着学,便一代代流传下来。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在过去,每逢农闲时节,村子里家家户户取土做泥叫叫,送到古城西安城隍庙、八仙庵等地。2007、2008年,“泥叫叫”制作工艺,分别被列入陕西省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凸显我市地方特色,经与我市地名委成员单位商议并征求地名专家意见后,根据道路规模将该路命名为泥叫叫巷。在公示期间,该路名称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7.鱼轩巷:该路南起鱼化寨街,北至科技西路,长约440米,宽25米,命名为鱼轩巷。

“鱼轩”汉语词义为古时贵妇乘坐的车,清朝和邦额《夜谭随录?柴四》中有:“见彩旂(旗)前导,华毂后随,鲜衣花帽,簇拥鱼轩”句,形容车辆流光溢彩、鲜亮夺目。该路为联通科技西路和鱼化寨的东侧第一条道路,彼时人流密集、商铺林立,车水马龙、繁华异常,故采词“鱼轩”作为道路专名,将该路命名为鱼轩巷。

8.探花岭路:该路东起陈林路,西至化龙三路,长约930米,宽20米,命名为探花岭路。

该路位于红庙村区域周边,据市地方志办《西安村落记忆》记载,相传该村西侧有唐代有名的探花岭。据传,唐代在进行科举考试后还要进行殿试。殿试后新科进士参加探花宴后,常坐车辇到此岭游览。岭北还曾立有一块大石,镌刻“探花岭”三字,今已不复存在。为传承着我市深厚悠久的地名文化,将该路命名为探花岭路。

9.绍文路:该路东起丈八北路,西至化龙三路,长约2100米,宽20米,命名为绍文路。

该路途径鱼化寨双水磨村,道路专名“绍文”采词自西安反袁十八烈士之一的王绍文。王绍文,出生于原长安县双水磨村(今雁塔区双水磨村)。据市地方志办编写的《西安历史大词典》记载,王绍文早年加入同盟会,变卖家中房产、土地作为革命党人活动经费,并参加辛亥西安起义。后于1915年春变卖家产在西安东关创办三育学校,培养革命力量,同年12月,蔡锷、李烈均等在云南起义,与康毅如、王绍文、马青苑等人士积极响应,秘密组织陕西四路讨袁军,王绍文被推举为中路军负责人。不料消息走漏,王绍文等人不幸被捕,并在狱中遭受酷刑折磨,坚贞不屈。同年3月18日,王绍文与胡德明等人在西安北门外被处死,史称“陕西讨袁军十八烈士”。王浩文被杀害后,其兄王华与义士袁紫霄收其骸骨,葬于老家双水磨村。袁世凯死后,民党人士胡景翼、刘允丞、张义安、马青苑等人为其立碑,于右任亲往墓地吊唁;李桐轩题词“是心不死”,郭希仁题词“以身殉道”,于鹤九题词“时穷见节义”,王祥生题词“虽死犹生”,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因该路正好位于王绍文烈士出生地双水磨村,为缅怀和纪念先烈,传承红色文化,经征求王绍文烈士遗属意愿后,将该路命名为绍文路。

10.福谦路:该路东起丈八北路,西至西三环南段,长约2800米,宽30米,命名为福谦路。

因此路附近有鱼化寨内原福谦堡村,取其村名“福寿谦和”之意,并保留传承村落记忆文化,结合公示期群众意见,将该路命名为福谦路。

11.鱼化寨街:该路东起丈八北路,西至西三环南段,长约2800米,宽30米,命名为鱼化寨街。

该路为鱼化寨村的东西主干道之一,2000年曾将该路部分命名为鱼斗路。但群众习惯上称此路为鱼化寨街,为方便群众往来查找、日常使用,结合公示期间群众意见将该路更名鱼化寨街,并向西延伸至西三环南段统一命名。

12.龙定路:该路东起鱼轩巷,西至西三环南段,长约1600米,宽20米,命名为龙定路。

此路附近有元代始建龙定寺。据清《长安县志》记载,龙定寺创自元代安西王侍姬池花巴氏,明成化乙未年间,住僧文聚修葺,宏壮巍峨,原寺在鱼化寨村南,康熙年间移建寨北。为保留沿用500余年的古刹寺名,传承这一历史文化脉络,凸显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该路命名为龙定路。

(责编:左瑞、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