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上,陝西展區吸引了眾多觀展群眾和客商駐足體驗、洽談合作——
聚能美好生活 促進融合發展

9月13日,觀展群眾在2025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現場體驗騎行項目。

9月13日,小朋友在2025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現場與機器人下棋。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體育事業發展交出了一份振奮人心的答卷。9月12日至14日,2025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以下簡稱“兩個博覽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兩個博覽會”緊扣“體育聚能美好生活”主題,傳承推廣中華體育文化,弘揚中華體育精神,促進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激活體育消費潛力,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兩個博覽會”除了精心打造體育文化、體育旅游主題展區,還為31個省(區、市)的體育部門、500余家企業搭建展示平台。3天裡,精彩的項目展示與賽事推介,令人耳目一新的體育科技產品及體旅融合“新玩法”,讓國內外客商、觀展群眾直呼過癮。
■ 科技賦能帶來體旅融合“新玩法”
“它先是用前臂撐住地面,緊接著腰部發力,然后就從地上彈起來了!”9歲小朋友徐樂樂說。
博覽會開幕現場,一場有趣的機器人拳擊表演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機器人拳手腳步靈活、出拳瀟洒,在展現拳擊技術與魅力的同時,為本屆“兩個博覽會”濃濃的科技感做足了“預熱”。
山東省是“兩個博覽會”的“主賓省”。在以“好運山東 活力齊魯”為主題打造的1200平方米的展廳裡,傳統體育文化與現代體育科技交相輝映。展廳一邊,“夫子教你八段錦”、蹴鞠、投壺等體驗項目門庭若市﹔另一邊,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山東省體育局、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的中國體育智能制造創新大賽博得陣陣驚嘆。
外骨骼康復機器人、智能遠程交互控制全自動造雪機、登山助力機器人、便攜式一維測力台……科技改變生活、科技賦能體育在這裡被一一具象。
“這個機器人屬於便攜式穿戴裝備,總重量不超過3公斤。用戶穿上以后,傳感器會自動識別抬腿動作,AI迅速進行反應,電機做功輔助抬腿,幫我們省力。而且它還會學習每個人的步頻、步幅和走路習慣,並進行個性化適配,調整助力的力量和幅度。”泰山文化旅游集團登山助力機器人項目負責人李剛說。
昆明滇池的湖光山色、怒江大峽谷的雄偉奇峻、撫仙湖的湛藍寧靜……這些雲南美景通過虛擬騎行技術也被帶到了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讓體驗者隔空“雲”游,領略“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獨特魅力。
“仿佛身在洱海邊騎行。這體驗太棒了!就為這沿途美景,我一定要去雲南實地騎一次自行車!”剛體驗完虛擬騎行的蘇州市民劉菲菲說。
■ 各地打出戶外運動“組合拳”
發展戶外運動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運動健康需求、推動全民健身及相關體育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戶外運動的發展。今年1月,《關於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指導意見》發布。9月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發展戶外運動產業”。
“兩個博覽會”上,戶外運動體旅融合項目成為各個展區的“主角”。
在四川、重慶組團展區,兩地集中展示26項“戶外運動首選目的地”建設成果,以手繪風格展示了川渝地區18條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同時預告當地近期將要舉辦的賽事活動,方便游客跟著賽事去旅游。
據介紹,四川今年推出的“江湖峨眉游俠之旅”武術旅游線路,已經吸引外來游客超50萬人次。“‘蘇超’精彩,‘川超’同樣精彩。歡迎大家來四川看球賽、品美食、賞美景。”四川省體育局副局長楊淼在展會現場發出邀請。
戶外運動資源豐富的新疆在“兩個博覽會”上也出盡了風頭。他們推出的烏蘇市生態畫廊體育旅游線路入選2025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重點推介項目。
“這條線路依托天山北坡的森林、草原、雪山、峽谷、湖泊、泥火山、沙漠等原生態自然資源,與徒步、騎行等戶外運動完美契合。”烏蘇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孟瑩說。
■ 陝西體育產業發展受關注
“兩個博覽會”上,陝西體育產業近年來的高質量發展同樣受到廣泛關注。
“躍動西咸·文游古今”西咸新區戶外運動線路入選2025年國慶假期戶外運動精品線路,西安馬拉鬆賽、楊凌農科城馬拉鬆賽、西安昆明池景區3個項目入選2025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西安昆明池景區入選2025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重點推介項目……
陝西展區以“加快建設體育強省、努力爭做西部示范”為主題。此次參展布展工作由陝西省賽事經濟產業鏈主企業——陝西省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現場設置精品賽事展區、文創展區、體旅融合區、裝備互動區等板塊,吸引眾多觀展群眾和國內外客商駐足體驗、洽談合作。
據介紹,陝西省體育局將持續實施體育經濟提升工程,構建更加繁榮的體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賽事經濟、冰雪經濟,積極承辦國際國內重大賽事,精心打造獨具特色的自主品牌賽事﹔拓展延伸產業鏈條,統籌抓好市場培育、體育園區招商引資、體育服務綜合體建設﹔精心舉辦各類體育促消費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能。(記者 張江舟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