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每個人都是一張“中國名片”

陳佩佳
2025年04月01日08: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每個人都是一張“中國名片”(中國道路中國夢)

唯有下“苦功夫”,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手上“出活”。心無旁騖,以“扎下根”的定力和“日日行”的韌性,精益求精,永不滿足

沒想到我們的日常工作,因一段記錄“中英文無縫切換、售票手速驚人”的視頻而被網友關注,我也成為網友口中“西安北站的一道風景”。

我所服務的車站售票窗口,連接旅客與鐵路,是呈現中國鐵路大發展的“一扇窗”。隨著鐵路網越織越密,我們所要熟悉的線路也越來越多。腦子裡存著“一張圖”,才能根據旅客需求給出“最優解”。比如從西安到北京,如果旅客追求方便快捷,我會首推從徐蘭高速線轉京廣高速線,4個半小時就能抵達目的地﹔如果游客希望欣賞沿途風光,我會推薦從大西高速線轉石太高速線最后進入京廣高速線,雖然慢一些,但層次更豐富、體驗更多元。

有人疑惑,中國鐵路已邁入電子客票時代,還需要售票員嗎?盡管窗口前的人流量不再“湍急”,但一些老年人、不太熟悉互聯網操作的旅客,以及需要復雜換乘方案的旅客,依然會向我們求助。我們的存在,正是鐵路發展兼顧效率和公平的縮影。

更何況,今天旅客出行,不再滿足於“有票”還是“無票”的結果,而是需要從“有”到“優”的出行方案。面對這份期待,我們唯有下“苦功夫”,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手上“出活”。如今,我日均能售千余張票,高峰期平均每單業務十幾秒就能完成。心無旁騖,以“扎下根”的定力和“日日行”的韌性,精益求精,永不滿足,這不也是中國鐵路能不斷創造奇跡的密碼嗎?

車站售票窗口,還是一個事無巨細的民生窗口。鐵路擁有風馳電掣的中國速度,更要有打動人心的中國溫度。我把旅客的高頻問題整理出來,做了提示卡貼在售票窗口。為了推進服務標准化,我們還總結了“三心”服務法:“耐心”傾聽大家訴求,不管問題多復雜,都認真聽﹔“細心”核對每一張車票的信息,確保不出錯﹔“暖心”回應旅客的疑問,做好溝通服務。今年春運期間,因累計售出車票超過3萬張,同事稱呼我為“春運銷冠”,網友們則夸我“指尖舞者”和“多語服務能手”。無論身處哪個崗位,敢於拼搏,善於創新,都能發熱發光、成就精彩。

西安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車站售票窗口也是展現城市風採的文化窗口,方寸間折射著文明古國的厚重底蘊。有游客說:“一朝入長安,一日閱千年。”為此,我也開始琢磨怎麼更好地推介城市、推廣文化。從大雁塔到大唐不夜城,從兵馬俑到華清宮,我們研究每一個地標的古往今來,讓游客可以通過一扇窗口,看到更遠更精彩的地方。

現在,中國高鐵在國際上越來越有知名度,特別是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后,西安北站的外籍旅客越來越多。迎接一波又一波“國際流量”,也得有能接住的“服務增量”,文化的精准轉譯至關重要。比如,將“兵馬俑”翻譯為“Terracotta Warriors”,讓外國人感受到陶俑的神韻﹔把“肉夾饃”轉化為“Chinese hamburger”,贏得更多友人的會心一笑。有位外籍教授在社交平台寫道:“在這裡買張車票,就像經歷了一次微型文化外交。”

在點點滴滴的努力中傾注真情,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提升本領,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張“中國名片”,都能成為一道“別樣風景”。

(作者為西安北站售票員,本報記者張丹華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1日 05 版)

(責編:賈凱璐、李志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