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積極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在全國率先設立10億元省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
“搭橋”紓困 巧解融資難

十二月十三日,寶雞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走進寶雞西北石油機械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生產情況和核心產品裝備,為企業設計融資方案。袁景智攝
11月30日,咸陽家友緣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分裝食品。蘇怡攝
從事文化服務業近20年,張宏建沒想到,因一筆400萬元的續貸資金,“身價”2000多萬元的企業會處於生死邊緣。
“俗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今年市場行情剛好轉,流動資金大部分用於拓展新業務,貸款一時籌措不到位。”陝西盛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宏建說,“多虧省融資擔保基金提供的應急轉貸資金,真是雪中送炭!”
應急轉貸俗稱“過橋”。銀行貸款到期后,企業往往需要籌措一筆“過橋”資金還上貸款才能續貸。“過橋難”一直是企業融資難的“難中之難”。
為破解這一難題,陝西發揮財政資金杠杆效應,積極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在全國率先設立10億元省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開展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為廣大經營主體紓困解難,增添發展信心。
紓困
減流程、降費率 搭建融資“快車道”
寶雞西北石油機械有限公司是石油行業生產制造智能電控系統的領軍企業。該公司年產值超1億元,是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的核心設備供應商。
受回款周期拉長、新建廠區等因素影響,寶雞西北石油機械有限公司流動資金緊張。今年8月,眼瞅著銀行貸款馬上到期,還款“缺口”還差490萬元,該公司總經理王軍急得團團轉。
王軍說:“如果抽取流動資金490萬元用於還款,訂單可能無法按時交付﹔如果找市場拆借,光利息一周就得7萬元左右。”
就在王軍發愁時,寶雞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業務主管孫青青帶來好消息——通過省融資擔保基金可以為企業提供低成本的短期流動性支持。
“用款3天,轉貸費4410元。”王軍說,流程簡便,費率低,不佔用公司流動資金,不影響生產,一舉多得。
作為傳統工業大市,寶雞市擁有中鐵寶橋、寶鈦集團、石油鋼管等30多戶大型企業,上下游聚集了大量小微企業。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轉貸中的難點和堵點,寶雞市出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5+N”政策體系,積極鼓勵縣(區)為寶雞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增資入股,為加快開展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營造良好氛圍。
“我們與長安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一函一單’銀擔對接模式,精准推送企業融資需求,大幅提升小微企業融資轉貸獲得率。”孫青青說,通過“一函一單”銀擔對接模式,寶雞構建起省市兩級政府、銀行、擔保機構立體聯動、多方協作、齊抓共管的格局,創造了金融助企紓困的經驗,並在陝西省推廣。
自2018年陝西啟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以來,目前,陝西省共有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48家,覆蓋11個市(區)。
2021年,陝西在全國率先設立10億元的省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去年3月,省融資擔保基金啟動運行,截至今年11月底,已累計幫助3008戶次小微企業轉貸189億元,助企紓困效應明顯。
孫青青說:“自省融資擔保基金啟動運行以來,我們辦理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2526筆、金額163億元,業務規模佔陝西省總量的八成以上。我們將繼續加大與國有銀行合作力度,做強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為小微企業搭建融資‘快車道’。”
破題
增信用、優服務 助力“小微”渡難關
位於淳化縣工業園區的咸陽家友緣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近30年的醬鹵肉制品生產企業,擁有“張黑子”“家友緣”“樂力趣”三大品牌,是西北地區醬鹵肉制品行業領先企業。
“前兩年,由於新建廠房,我們向地方銀行申請貸款1000萬元。”咸陽家友緣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永良說,一到還款期他就發愁,到處借款或者抽取流動資金。為了續貸,公司有3個月的時間做不成業務,對生產影響很大。
在日常生產中,企業投入短期內無法帶來利潤,面對銀行“先還再貸”的風險控制要求,向民間資本借款“過橋”是常有的事。然而,高額的利率讓原本流動資金匱乏的小微企業“雪上加霜”。
“我們的產品雖然銷量大,但食品行業利潤低。”馬永良說,每年公司光還利息就得80萬元,再加上民間高額的“過橋”費,成本得百萬元起步。
小微企業信用評分較低,為了發展不得不選擇利率較高的地方銀行。咸陽市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副總經理劉飛表示,擔保公司介入不僅可以為小微企業增信,還能多渠道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2020年,咸陽市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工作人員到咸陽家友緣食品有限公司考察,為其新增貸款200萬元。今年,咸陽市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銀行簽訂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協議后,劉飛第一時間聯系馬永良,通過省融資擔保基金,將企業剩余的貸款全部轉到國有銀行,並為企業增信,助其追加貸款。
“現在公司貸款1500萬元。和以前比,一年利息節省50萬元,‘過橋’費節省近50萬元,估算下來節省了近百萬元。”馬永良說,今年公司線上業務全面“開花”,銷售額預計突破1億元。
資金鏈是企業的生命線。小微企業融資難,表面上看是缺錢,實質上是缺信用、缺信息。加強增信服務和信息服務,是破解難題的關鍵。
陝西省財政廳金融處處長董文紅說:“通過增信緩解融資難題,進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形成‘銀行見保即貸、擔保機構見貸即保’模式,全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截至今年10月底,陝西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新增擔保業務規模達881億元,支小支農業務佔比92%,平均擔保費率0.70%,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農戶9.6萬戶。
共贏
風險共擔共管 “政銀擔”合力顯效
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逆周期調節工具。近年來,陝西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邊干邊建”,逐步完善制度政策框架,不斷推出新模式、新產品和新服務。
“要讓銀行敢貸,擔保機構敢擔,就得建立風險分擔機制,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董文紅說,通過推廣“4321政銀擔”風險分擔模式,陝西省建立了由省再擔保公司、擔保公司、銀行、政府按照4︰3︰2︰1比例共同承擔風險的機制,大幅提高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獲得率。
作為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的牽頭單位,陝西省財政廳將評價結果作為擔保機構享受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據,構建正向激勵機制,並設立2億元融資擔保風險補償資金池,承擔省級擔保機構10%的風險責任,並對市縣設立資金池給予50%的一次性獎勵,快速在行業內形成“敢擔、願擔”的積極氛圍。
“政銀擔”風險分擔模式有效推動陝西省擔保業務規模拓展。從2018年的269億元增至2022年的746億元,陝西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年度擔保業務規模增幅達177%﹔目前機構淨資產總額達347億元,在保余額993億元,平均放大倍數2.86倍。
今年以來,陝西不斷加強財政金融協同力度,優化財政政策服務供給,出台《關於進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獎補政策的通知》,進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獎補政策,積極發揮增信作用。
在做好增信服務的同時,陝西省財政廳建立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用好8億元規模的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對符合條件的貸款發生風險后給予最高50%的風險補償,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讓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陝西省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
截至目前,陝西省財政廳已會同省工信廳、省科技廳、人民銀行陝西省分行設立“工信貸”“秦科貸”“再貸款配套風險補償金”3個項目。截至9月底,“工信貸”和“秦科貸”分別發放貸款136億元和281億元。
拿著明年的項目訂單,張宏建信心滿滿。他說:“之前不敢接大訂單,擔心資金不夠。現在,有了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有底氣、有信心!”(蘇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
- 2建在家門口的工廠
- 3陝西:讓古樹名木常綠長青
- 465套無人機“上崗”巡查 秦嶺北麓…
- 5陝西與北大清華合作,有何深意?
- 6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7地鐵8號線首列車廂運抵西安
- 8陝西省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聯盟揭牌
- 9繪就美麗陝西建設生態新畫卷
- 10陝西國際傳播中心在西安成立
- 11留言觀察︱西安“禁摩令”緣何呼聲再…
- 12陝西持續深化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
- 13陝西跨部門綜合監管取得階段性成效
- 14陝西積極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 15陝西新增18家中小企業人才服務基地
- 16陝西省與清華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
- 17東風放眼漫春潮
- 18西安高新區:科創動能強勁 硬科技實…
- 19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
- 20陝西省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部署推進…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