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多元化解有力度 為民解憂有溫度

2023年12月07日09:10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多元化解有力度 為民解憂有溫度

11月10日,在陝西銅川市印台區紅土鎮“小成說事室”裡,人民調解員王小成(左一)為群眾進行調解(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感謝調解員,幫我要到了工傷賠償金。小成說事真‘能成’!”12月4日,陝西省銅川市印台區紅土鎮居民王東坡說。

王東坡是印台區一家免燒磚廠的工人。去年,他在工作時被李某駕駛的操作車撞傷,之后被送往醫院進行診治。李某在支付其醫藥費后,雙方就后期康復治療的賠償金額產生糾紛。無奈之下,王東坡來到“小成說事室”尋求幫助。

“現在我的手成了這樣,活也干不了,一家老小以后可咋辦呀?”

“大哥,您別著急,先喝點熱茶,消消氣。”

……

11月8日,在“小成說事室”裡,人民調解員王小成一邊安撫鼓勵王東坡,一邊耐心地向雙方當事人講解相關法律規定。最終,雙方就賠償金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並簽訂了調解協議。

今年54歲的王小成是紅土鎮東王村人,曾連續9年當選村委會主任。由於工作經驗豐富、待人誠懇、說事公道,群眾遇到煩心事總會第一時間找王小成“說理”。2020年6月,王小成被印台區司法局聘為紅土鎮專職人民調解員,隨后成立了“小成說事室”。王小成發揮人熟地熟事熟優勢,盡心盡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贏得群眾好口碑。

“作為人民調解員,隻要從群眾的角度出發,耐心勸解、不怕辛苦,很多矛盾糾紛就可以實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群眾家門口解決好。”王小成說。

在實踐中,王小成認真學習法律法規,不斷總結積累經驗,並結合當地風俗人情,探索出“1355”說事法,即樹立“和為貴”1個理念,堅持“敬畏國家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弘揚傳統美德”3個遵循,採取“聽、看、查、調、訪”5個步驟,運用“極速快辦法、冷卻處理法、換位思考法、借助外力法、案例引導法”5種方法。

截至11月底,“小成說事室”已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15起,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10月,王小成獲評“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

如今,“小成說事室”已成為矛盾糾紛調解的一張“金名片”。

近年來,銅川市以源頭預防矛盾、就地化解糾紛為重點,以人民調解員隊伍專職化為抓手,著力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實現了一村(社區)一專職人民調解員全覆蓋。同時,銅川市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融合,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切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訴前,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銅川市充分發揮基層調解員隊伍作用,加強對轄區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做到早發現、早調解,將矛盾化解在基層。針對醫患糾紛專業性強、化解難度大、社會影響廣、易引發過激事件等問題,銅川市組建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探索建立“保、調、賠、防”四位一體化解機制。銅川市耀州區司法局整合法律資源,成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依托司法行政系統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優勢資源,聯合法官、檢察官、警官合力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矛盾糾紛化解等服務。目前,銅川市已打造出“水珍工作室”“王玉理調解工作室”等特色調解品牌。

銅川市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織密基層解紛網絡,推動法治、智治、自治“三治”有機融合,以精細化治理提升為民服務速度、溫度,切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印台區做實“531”立體網格治理,形成“三級共治+數字智治+居民自治”的源頭治理新格局。銅川市新區咸豐路街道錦園社區探索“三張清單 四化共治”工作法,打造“和合錦園”社區治理品牌。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道柿樹溝社區創新“五調”工作法,通過部門“聯調”、網格“微調”、法律“助調”、平台“智調”、善治“心調”,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今年8月,銅川市委政法委、銅川市中級人民法院、銅川市公安局、銅川市司法局聯合印發《關於在全市開展無訟村、無訟社區、無訟小區“三無”創建工作的實施方案》,通過搭建法官工作站、法官聯系點和“微法庭”工作平台,持續深化人民調解“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推進矛盾糾紛在一線有效預防、有序化解、有力止訴。銅川市檢察機關依法能動履職,將訴源治理的端口前移,針對病灶精准處置。銅川市公安機關以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為基礎,以深化平安建設為抓手,創新深化“和為貴調解室”示范樣本,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銅川市司法行政機關立足自身職能,大力推動調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能力和水平。

一個個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銅川的生動實踐,讓群眾更安心更暖心。(劉曌瓊 李雨蔚)

(責編:白鴿、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