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渭南:擘畫鄉村產業振興新藍圖

本報記者 梁少飛
2022年12月19日09:06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渭南:擘畫鄉村產業振興新藍圖

  如何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做得更實、更好?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農業大市渭南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走出了富有渭南地域特色的產業振興路。

  渭南堅持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以“1171”體系為抓手,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條主線,集中培育壯大一批首位產業,建強七條特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全力實現農民增收這一目標,以產業振興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緊扣“1”條主線

  用活用好各項資金

  “養殖場配備了空氣能全自動供水、超聲波全方位消毒、干濕分離清糞等設備,奶山羊住得可舒服了!”12月15日,在富平縣劉集鎮北甫村奶山羊健康養殖場,北甫村黨總支書記黃曉宇對記者說。

  北甫村奶山羊健康養殖場由富平縣畜牧發展中心、劉集鎮政府整合銜接資金300萬元而建,於今年4月建成,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目前養殖奶山羊580隻。

  “養殖場的建成,對我們村的幫助非常大。”黃曉宇告訴記者,“不僅全村42戶脫貧戶在養殖場實現了就業,越來越多的村民也享受到了集體經濟帶來的分紅。”

  聚焦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的工作主線,渭南在制度、資金、人員上創新體制機制,為產業有效銜接提供堅實保障。

  渭南市設立果業、畜牧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獎補資金4000萬元,全部用於果業高質量發展、畜牧業轉型升級和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鼓勵涉農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與多家金融機構簽署鄉村振興金融合作協議、建立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專項金融對接機制。目前,渭南市累計到位財政銜接資金13.74億元,安排項目1529個,資金支出12.6億元,資金支出率91.7%。

  壯大“1”批產業

  走出產業致富路

  “全村櫻桃種植面積從最初的3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4000多畝,今年僅櫻桃的產值就接近1億元!”12月16日,在澄城縣庄頭鎮郭家庄村的櫻桃大棚裡,村黨支部書記姬紅軍對記者說。

  近年來,澄城縣通過示范引領、改進品種、科技帶動等多種方式,不但將櫻桃這棵“搖錢樹”栽活栽好,而且栽植成了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參天大樹”。“如今,全縣櫻桃栽植總面積突破10萬畝,產值突破了20億元大關。”澄城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習鋒告訴記者。

  渭南有大荔冬棗、富平奶山羊、韓城花椒、澄城櫻桃4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蒲城酥梨1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3個、“一村一品”重點村鎮2個。

  渭南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首位產業,著力構建“跨縣集群、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鄉村產業體系。在政策引領下,韓城花椒、臨渭葡萄、華州蔬菜等各縣(市、區)首位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聚力“7”大鏈條

  促進產業轉化增值

  如何讓特色產業品牌效應賦能鄉村振興?作為2021年首批全國蘋果全產業鏈典型縣,白水縣給出了答案。

  白水縣將有效銜接工作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底線,圍繞建設全國蘋果全產業鏈典型縣,通過培優苗木供應鏈、提升種植生產鏈、優化加工流通鏈等“全鏈條”機制,推動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全力補齊產業鏈短板。如今,白水縣蘋果種植面積達55萬畝,年均產量50萬噸以上,2萬余名果業經紀人年銷售蘋果200余萬噸。

  今年以來,渭南市立足首位產業優勢,把特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作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以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三鏈同構為目標,重點打造品牌基礎好、產品質量優、產業聚集度高的糧食、蔬菜、蘋果等7條特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通過聚焦全產業鏈發展,該市建立以“鏈主”企業為龍頭、重點企業為補充,聯結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經營主體的市場體系,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農產品優勢產區聚集、向農產品加工園區集中,促進農產品就地就近轉化增值,打造“1+4”農產品加工業聚集區。計劃到2025年,該市7條特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產值將達到1500億元。

  實現“1”個目標

  多措並舉促增收

  12月14日,在臨渭區官邸鎮廟王村的高標准農田裡,記者看到綠盛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多款自走式小麥鎮壓機、牽引式鎮壓機等大型農機具穿梭在田間,對田裡的冬小麥進行機械化作業、噴洒除草劑。

  “廟王村從2019年起委托綠盛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實施糧食生產托管,現在共托管2415畝地。”廟王村黨支部書記孫書紅說。對於土地托管前后情況的對比,孫書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傳統耕作方式投入成本大、糧食產量低。通過全程托管,小麥、玉米兩料作物每畝能增產10%,減少投入100多元,一加一減,每年畝均增收300多元。”

  近年來,渭南市廣辟途徑,千方百計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

  一方面,各有關部門深入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行動,大力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完善管理制度,促進規范發展,快速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農民合作社6582家,其中國家示范社46家、省級百強社58家﹔認定家庭農場2618家,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89家、市級234家。

  另一方面,全市建有農業科學研究院等農民培訓機構12個,培訓高素質農民近2萬人,覆蓋農業全產業鏈。通過深化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建設重大農業產業項目,該市實現了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全市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戶39.76萬戶,從業人數達到120萬人。

  “渭南市創新構建‘1171’產業發展體系,統籌發力、持續用力,避免了力量分散的問題,形成了全市產業發展‘一盤棋’的大格局,擘畫出一幅富有渭南地域特色的鄉村產業振興藍圖。”渭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剛表示,“下一步,渭南市將聚焦農業富民產業、三產融合戰略、地方特色優勢、農業科技創新、城鄉發展差距5個方面,對鄉村振興工作再動員、再部署,提認識、強保障、添舉措,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