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鱼肥双丰收 农旅融合富裕路——秦岭南麓助农增收一线见闻

融融春日中,秦岭南麓的植被披上新绿外衣,层层油菜花在连绵山地涂抹出金黄色块。位于陕西旬阳市仁河口镇的水泉坪景区,眼下迎来不少游客观光。
为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当地在稳步提升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强了道路、厕所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农户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据了解,目前水泉坪景区内的村民共开办农家乐30家、民宿13家,2023年累计收入470多万元。
陕西旬阳市构元镇景色(3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邵瑞 摄
稳定粮食生产,必须确保种粮农户的收益。“旬阳市大力推广稻油轮作、粮经套种、稻鱼共生等生产模式,持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积极鼓励连片的粮油种植基地和种植大户发展庭院经济,通过‘旅游饭’来实现农户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旬阳市市长罗本军说。
在位于旬阳市双河镇高坪社区的一家现代农业园区内,负责人袁慎稳指着一片配有鱼凼的油菜花田说:“油菜收获过后,我们就会整地蓄水、平整水田,接着插秧、定苗,最后下鱼苗。鱼在稻田里成长三个月左右,再把鱼收回水池,随后收获水稻。到了年底鱼还能卖一批,相当于一年有三次收成。”
袁慎稳介绍,采用稻鱼共生模式种植的稻米,不施加化肥和农药,市场销售均价在20元左右一斤,稻田鱼销售均价也在每斤10元左右。“稻米和鱼都不愁销路,本地一上市就卖空了。”
3月22日,农民在陕西旬阳市双河镇的一处油菜花田中进行春防作业。新华社记者邵瑞 摄
近些年,旬阳市双河镇已有6个村发展起了稻鱼共生生产基地,规模已超3000亩。双河镇卷棚村党支部书记黄林权算了一笔账,按一亩地可养300尾鱼、产稻谷1000斤,再加上油菜籽的收成,农民亩均年收入有6000元左右。
走在卷棚村沿着河岸建设的稻鱼共生生产基地内,记者看见数百亩连片的稻田建设有景观步道、观景台和生态河堤,基地内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村子最大的变化还不在‘面子’上,而在稻鱼共生收入高,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几年村里已经找不到撂荒地了,地租价也上涨不少。”黄林权对记者说,“夏天游客多时,你再来看,到时候鱼在稻田里游,把稻子打得直晃,可热闹哩!”(邵瑞、刘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 1深山知“警”心
- 2陕西发布最新帝陵考古成果 北周武帝…
- 3“陕”耀新质生产力 | 无人驾驶真…
- 4“陕”耀新质生产力 | 脑机接口“…
- 5清明节假期全省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
- 6农业生产成为更美的“大地景观”(金…
- 7中欧班列(西安)2024年开行突破…
- 8陕西确定“新高考”选科科目赋分办法
- 9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 10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区)联合举办第…
- 11清明假期,来一趟“快旅慢游”
- 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用数智化技术为古…
- 13西安市总工会示范职工书屋“学习强国…
- 14陕西新能源轻卡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 15速度与激情 2024中国汽车登山锦…
- 16抢抓机遇 埋头苦干 奋勇争先 加快…
- 17陕西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
- 18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出台30条措施 深…
- 19赵一德赵刚会见中亚五国代表
- 20勇立潮头 陕西自贸试验区春色满园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