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国内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哪些事儿

本报记者 李 贞 
2022年03月02日10:2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哪些事儿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召开;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召开。

每年,代表委员们都会就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提交建议或提案。据悉,去年国务院部门共办理两会期间代表建议8666件,委员提案5718件。各部门认真研究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4300多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1600多项。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哪些话题受到各方关注?本报就此进行了整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历来是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要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政府干部陈飘,工作10多年来一直扎根在海南的乡村。经过深入走访和多方调研,他打算今年就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海南作为全国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农业发展大有可为,但是现在存在农业生产、消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陈飘建议,在海南全省范围内进行农业数据统一管理,建立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统一的海南农业信息化标准业务运营机制、完善农业基础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库,实现全省涉农数据分类、采集、发布与使用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让农业大数据‘活’起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先进科技支撑。”

陈飘还认为,乡村振兴中人才是关键。他建议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当地农民和村干部的法律法规意识、专业的种养知识及营销管理经验等,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上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我是农民代表,要为农民代言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四新岗镇白云村油菜种植户沈昌健说,今年自己在全国两会上的建议将依然紧贴“三农”。他希望在对农民的培训中,不光要讲种田技术,还要传授“经商做买卖”的本领,在维持农资价格相对稳定、推广农业保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再多发力。

另一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党委委员梁德标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盘活农村土地。他建议加大农村土地整合力度,引入产业项目,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此外还要拓展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据了解,各民主党派准备了不少与“三农”相关的提案。

民盟中央拟提交的提案中,有数件关注农业农村,具体涉及完善科技人员投身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推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等。

民建中央关注“发挥‘四个群体’带动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等问题。准备的提案指出,只有培育更多跨界复合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并夯实人才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才能实现乡村人才育得出、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以乡村“人才活”推动乡村振兴“满盘活”。建议吸引城市“能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培养更多本地“土专家”“田秀才”,抓好乡村干部这个“主心骨”,倡导建立基层乡村人才储备库等。

九三学社中央在为两会准备的提案中,关注到粮食安全、农村生态产品、种业振兴等。例如针对推动种业振兴,提出组建大型种业集团,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优化品种审定程序及评价指标;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创新与利用等建议。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艰巨。如何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各方关心的重要议题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长期关注科技创新问题。在他看来,中国近年来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原始创新能力依旧距离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不论是学界原始创新和产业界核心技术,都存在“总是差口气”问题。

“据统计,去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6.09%,而发达国家这个指标一般在15%以上。”史浩飞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将围绕加强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提交建议。他认为应呼吁引导和鼓励市场资本或企业资金进入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新之中,进一步推动国家整体的原始创新发展水平。“基础研究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我们沉心静气,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各民主党派十分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内容。

民盟中央为两会准备的提案中多件关乎经济,涉及加快数字贸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加快东北振兴;加强中非石油合作;提高中欧班列效率和稳定性等话题。

民建中央有多个为两会准备的提案与经济话题相关。包括,加快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推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等。

民进中央准备提交的提案中,有多件属于经济领域。关注到数字经济、新业态税收征管、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在《关于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核心保障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提案》中,建议有序推进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核心,减源增汇为约束的数字碳中和中速增长机制;明确数字经济与碳中和的关系,以发展优先为原则推动以城市为载体的能源系统数字化转型。

致公党中央准备的提案中,在经济领域,重点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注扩大内需、中小企业、普惠金融、共同富裕、区域发展等方面。具体包括,进一步扩大内需,构建强大国内市场;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京津冀现代化产业链;加速粤港澳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等10余个话题。

反映民生期待

历年两会,民生领域的话题都受到百姓热切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代表委员准备的建议和提案反映了社会期待。

教育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领域。今年,许多代表委员关注了“双减”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校副校长王晓梅表示:“今年,‘双减’成为了社会热点,但在基层,尤其在农村地区,‘双减’政策的落地和社会各界的认知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王晓梅说,她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一份建议,要保证“双减”政策在基层乃至农村地区落地生根。

民盟中央、民建中央、民进中央等民主党派拟提交的提案中,都有与“双减”相关的内容。

例如,民盟中央在拟提交的《关于“双减”政策下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提案》中提出,“双减”政策出台后,如何提升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确保“双减”政策实施行稳致远,“学什么”“谁来教”“如何管”等社会关切的问题亟须进一步回应并落实。

民建中央在拟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促进“双减”改革深入推进的建议》中,提出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高校内教育质量,建立学校课后服务供给调配平台、做好经费保障等4条建议。

民进中央在拟提交的《关于“双减”背景下合理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的提案》中,提出了盘活编内外教师资源,加强优质师资供给;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扩大课后服务供给等5条建议。

如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社会关心的教育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技师学院副校长杨珍,关注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以及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作为职业教育从业者,杨珍建议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合理构建职业教育教师考核体系。

九三学社中央准备的提案中,关注到职业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提出了尽快制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实施方案,建设服务于全民技术技能终身学习的平台等建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话题颇受关注。

民进中央关注以“医”“防”融合服务为基础,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议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专业复合能力等。

九三学社中央关注我国疾控中心队伍建设问题,建议推广“三明经验”,改革疾控中心的管理方式;改革疾控中心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等。

不少代表委员特别关注老年人及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障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镇花园井社区党总支书记岳喜环,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力度的建议。岳喜环认为,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面临一些短板。她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不足、运作标准不统一、专业服务人员较少,只能满足对老年人的日间照料,很难开展康复护理、心理慰藉、助餐助浴等精细化服务。为此,她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保障,提升资金投入精准度。同时,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整合利用,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引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经典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徐萍关注妇女健康议题,她准备在今年两会上提交《关于普及和推广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适龄女性自愿免费接种的建议》。徐萍指出:“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宫颈癌可以通过接种宫颈癌疫苗(HPV疫苗)进行有效预防。所以我呼吁早普及,早预防,尽早使更多女性受益。”

实现“双碳”目标

自去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来,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百姓关心的热词。如何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代表委员从不同角度予以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茂兴,长期从事技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竞争力经济学的研究。今年的全国两会,黄茂兴重点关注“双碳”目标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他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他提出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优化等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西来峰焦化厂炼焦二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吴英,履职以来先后提出18个关于绿色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今年,她关注建设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基地的议题,认为这一举措可以从源头为农田“清肺通络”,有效治理白色污染。“相较于传统的生态降解塑料,煤基生物降解可大大缩短降解时间,减少塑料废弃物焚烧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利用这一技术建设可降解塑料生产基地,不仅能够实现绿色产业升级改造,也能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吴英说。

在各民主党派为两会准备的提案中,多件与碳排放相关。

民盟中央关注构建中国自主的全球碳监测评估体系问题。准备的提案指出,对碳排放进行量化监测与评估是世界各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支撑。为此,建议加快构建我国自主的温室气体监测体系,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加速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应用与标准研究,提升主导力;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民进中央准备的《关于完善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加强碳核查数据质量监管的提案》,提出完善碳核查行业标准,提升碳核查数据精度;建立碳核查数据责任制,健全碳核查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政府碳核查能力,增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等5条建议。

致公党中央准备的《关于“双碳”目标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同时也为我国产业变革带来深远影响和诸多挑战。其中建议,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碳减排;以调整能源结构大幅降低碳排放;以增加碳汇功能实现碳中和等。

九三学社中央准备的一项提案中,关注加强规范个人碳排放行为的法制建设,建议建立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个人碳行为约束激励制度和绿色低碳标准标识制度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3月02日 第 05 版)

(责编:邹星、魏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