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陕西

高原绿 黄河清

——我省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走笔

本报记者 申东昕
2021年10月21日08:42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高原绿 黄河清

  开栏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谱写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本报今日起开设“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专栏,系统展示作为黄河主要流经地和西部大开发第一梯队的陕西,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具体措施和成功经验。

  深秋时节,记者沿着黄河北上,去感受黄河的巨变,感受大河奔流满目新。昔日的荒坡披上了绿装,连绵的荒沙得到了治理,流失的泥沙得到了固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明显向好,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今,我省86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固定半固定,年均入黄泥沙量从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随着黄土高原逐渐披绿,黄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由浊变清。

  消失的淤地坝

  家住延安市志丹县保安镇贺咀村的马磊,至今记得二三十年前村里人打淤地坝的情景。他们村周围全是山沟,庄稼全都长在山坡上,十年九旱,广种薄收,日子过得很苦。村里人为了增加水浇地,就仿照邻村的做法,打淤地坝,在沟口筑一道土坝,专门拦截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泥沙。每逢下雨,大量泥沙混合着雨水从光秃秃的坡地上冲下来,然后被坝拦住,在沟底沉淀出厚厚的泥土。下一次雨,积一层泥土,慢慢就在山沟里“造”出一块小平原。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百姓摸索出来的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它从源头上封堵了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在泥沙的汇集和通道处形成一道人工屏障,从而起到“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作用。但近几年,马磊发现,这个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淤地坝,在陕北越来越少见。“以前挖个沟,淤的泥沙当年就能种上庄稼,现在能淤的地越来越少。渐渐地,很多人都改种果树,淤地坝渐渐消失了。”马磊说。

  这是为啥?原因很简单。退耕还林以后,黄土高原的植被好了,树多了,草多了,雨水被涵养住了,冲不走地表的泥沙了。现在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越来越好,漫山遍野的绿意扑面而来,就连以前制造淤地坝留下的深沟,都已经被密密麻麻的植被“填满”。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黄河的真实写照。地处黄土高原心脏地带的延安市,在上世纪末,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种一茬庄稼脱一层皮,下一场暴雨刮一层泥,年入黄泥沙2.58亿吨。而如今,延安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入黄泥沙由每年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高达88%。

  黄河岸边的“绿色城墙”

  保护黄河,意在河,根在岸。淤地坝的消失,根本上源于黄河岸边植被的恢复。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记者从西安出发,沿着黄河溯游而上,在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停住脚步。绵延的树林一望无际,装点着黄河两岸的风光。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这句在高西沟村广为流传的唱词,不是唱出来、喊出来的,而是高西沟几代人、一双双手干出来的。

  高西沟村是最缺绿的地方,也是最难长出绿色的地方。对绿色的执着,支撑着这里的人们一代代种树植绿不停歇。上世纪六十年代,高西沟村首任村党支部书记高祖玉带领乡亲治理沟道、修建梯田。高西沟村四任班子、三代人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促民增收为己任,经过60多年的治理,做到了“全部降水就地拦截蓄渗”,实现了“泥不下山、洪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宏愿,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及0.9%到现在的70%。

  高西沟村将一个土地贫瘠的秃山沟治理成了山清水秀、旱涝保收的“陕北小江南”。9月13日,在榆林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高西沟村。秋日里,高西沟村的沟沟峁峁仍满目绿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要得到“高原绿”,保水土、促绿化只是第一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最终还是落脚在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治理上。

  金秋时节的洛川塬上,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从南到北绵延百十公里。果农白成元随手从树上摘下几个招呼大家品尝:“放心吃,绝对绿色无公害。”

  俯瞰洛川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满眼都是苹果,农民人均3.1亩果园,居全国之首。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丰富多彩的“绿色银行”。当年“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洛川,如今12%的农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76%的农户拥有小汽车。大家亲切地将绿水青山称为“幸福的不动产”。

  延安大地上的郁郁青山构筑起了黄土高原和黄河的生态屏障,也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林更密了,田更肥了,群众碗里的“延安粮”也越来越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生态系统自身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相依共存、有机关联的生命链条。

  对黄河的治理,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一个长久的、有序的、持久的生态工程。造林绿化,荒沙治理,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实现黄河流域真正的生态改善,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继续加大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把荒山变成绿山,把绿山变成“金山”。只有这样一体化的系统治理,才能使为黄河变清付出劳动的人们从中享受生态红利,也使黄河能真正地实现永久的安澜和最终的由浊而清。

(责编:邹星、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