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看陕西

一场融合三秦古韵与时代新风的体育“盛宴”

——专访十四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扬、姜钢

邹星 白鸽
2021年09月16日10:06 |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小字号

62年前,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圣火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点燃。这簇圣火,是对新中国成立10年来体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在我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过程中,全运会已成为中国体育事业改革的风向标和助推器,为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

62年后,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从“赳赳老秦豪气云干”的民族气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再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建党百年之际,这簇全运圣火,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十四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尾声。人民网 邹星摄

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盛大开幕。开幕式有哪些亮点?运用了哪些创新元素?如何将陕西本土特色与中华文明结合呈现?人民网专访十四运会开幕式两位总导演姜浩扬、姜钢,为你探秘开幕式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一:特别

建党百年、延安精神融入其中

姜浩扬曾参与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21届大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的舞美设计。“此次全运会举行的时间恰好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中间,显得格外特别和突出。”姜浩扬表示,尽管创作周期很短,但希望能带给观众一个全新的全运会开幕式,做一场特别的、带有圆梦性质的盛会。

十四运会开幕式文体展演第二篇章《延安魂》。人民网 白鸽摄

姜浩扬介绍,此次开幕式主要围绕《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三个篇章进行创作,《民族根》讲的是文化,《延安魂》讲的是精神,《中国梦》讲的是情感、未来以及追赶超越的历史使命,“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的主题就是此次创作的立意和源泉。

“我们紧贴今年的时代背景,用多种表现形式致敬建党百年,从小小红船开始,到延安之火燃遍祖国大地。红色基因始终流淌在陕西人民血脉之中,指引方向,砥砺前行,展现三秦儿女一心向党,浓重深切的家国情怀。”

十四运会开幕式文体展演序曲《迎宾鼓阵》。人民网 邹星摄

摒弃了以往的倒计时,开幕式以2021面鼓组成的鼓阵开场,把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奋斗“两个百年”和新时代的变化在鼓声的高潮中表达出来。

用什么来承载鼓呢?姜浩扬告诉记者,导演组创作了一个金色的像根脉一样的生长之力,又像千百年流淌滔滔不绝的黄河水,以此来承载鼓,将序曲和第一篇章“民族根”衔接起来。

五谷丰登、四海同庆、三秦大地、两个百年、万众一心……伴随着屏幕上“别出心裁”的倒计时,鼓声齐鸣,气势磅礴,敲起来的是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鼓舞人心的号角 。

关键词二:创新

“同心圆”结构 将历史与现实打通交融

十四运会开幕式文体展演第二篇章《延安魂》。人民网 白鸽摄

每逢大节大庆,都习惯把历史用大篇幅呈现。为了创新,导演组在《延安魂》篇章选用红绸和黄绸,在其中融入人物表达,仅用不到四分钟,就将1921年建党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时期呈现出来。“这种表达方式是全新的,能够看到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让所有观众和演员感受到红色的洗礼。” 姜钢说。

十四运会开幕式文体展演文体展演《朱鹮舞》。人民网 邹星摄

《朱鹮舞》也是此次开幕式的亮点之一。“40年前在陕西仅发现7只朱鹮,到现在全球超过7000只,它能够表现我国多年环境治理带来的变化。”姜钢表示,在这样一个热烈、欢快、隆重的开幕式上,大胆追求真正的艺术本体,用艺术手段表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不用“口号式”的外在形式呈现,这也是一种创新。

十四运会开幕式文体展演第一篇章《民族根》,人民网邹星摄

“叙事结构发生变化是这次开幕式最突出的创新点。”姜浩扬介绍,不同于一般运动会晚会“过去、现在、未来”的叙事结构,此次采用“同心圆”结构,创新将每个篇章的历史与现实打通交融,使得各篇章之间环环相扣且首尾呼应。例如第一篇章,在周秦汉唐的历史中体现文化自信,把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第一个圆形结构,三个篇章呈现三层圆形结构,好处是表达了历史跟现实的对仗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回溯历史。

“相信大家在看节目的时候会发现既有熟悉的画面,又有新颖、突出的创意,能够产生对历史、先烈和未来的思考,这是我们在根、魂、梦这条主线中的重要表达。” 姜浩扬如是说。

关键词三:挑战

克服重重困难 呈现精彩盛会

面对仅8个月的创作准备时间,主创团队想要呈现出一场精彩盛会并非易事。由于雨水较多、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开幕式前期创作、演员排练以及设备运输克服了极大的困难。

姜浩扬坦言,所有创作都基于一个前提,空中没有调换东西,地下没有挖坑,只有四个出入口,在没有空间优势的前提下,这么多演员上下场的干净利落,归功于整个编导团队对创作的重视和以往经验的就地发挥。

此次开幕式的演员大多为高校学生,为保证安全办赛,参与开幕式的群众演员都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闭管理,全国范围内的演员无法进行交流,又恰逢雨季,演员们冒雨排练,住集体宿舍,用公共卫生间洗澡,克服了种种困难。“十分感谢教育系统的支持以及每一位演员的全情投入,正是这些带给导演组极大的灵感创作空间。”姜钢说。

十四运会开幕式文体展演第三篇章《中国梦》。人民网 邹星摄

为了呈现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开幕式几乎没有依靠新媒体的技术手段,而更注重对节目本身细节的刻画。

“周秦汉唐、轩辕黄帝、红色文化……短短的37分钟文艺表演,要想把如此多的东西表达好,非常具有挑战。”姜钢说,“我们想通过宏观、诗意的表达方式,深入细节,做到有点有面,有血有肉。经过不断地论证、打磨、排练,当初的想象已经呈现出来。”

十四运会开幕式现场,主火炬熊熊燃烧。人民网 邹星摄

此外,在开幕式主火炬点火仪式的设计方面,导演组也反复进行讨论研究。姜浩扬告诉记者,考虑天气因素,开幕式前期导演组预备了两套点火方案:一是用光,二是用火。以确保开幕式当天主火炬点火仪式的顺利举行。

据介绍,十四运会闭幕式文体展演在整体思想与基调上与开幕式一脉相承,使用了陕北说书等具有浓郁陕西特色的民俗曲艺形式,和陕西话说唱等展现琴声琴韵的音乐编排,将充分展现传统与现代交融、时尚与厚重交织的陕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责编:邹星、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