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整个神东矿区犹如一块翠绿色的毛毡,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轻柔地覆盖在大地之上。这个世界最大的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除了为经济社会奉献着清洁能源,还绘就了一幅青山碧水的生态画卷。
神东煤炭集团(以下简称神东)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地处蒙、陕、晋三省区能源富集区,主要负责国家能源集团在神府东胜煤田骨干矿井和山西保德煤矿,以及配套项目的生产运营。
近年来,神东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两山论”,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履行国有企业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责任,自觉以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为己任,秉承“奉献清洁煤炭,引领绿色发展”的使命,做精四化五型,做优清洁低碳,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荒漠化地区建成了一片绿洲,打造了黄河流域能源走廊和生态屏障。
建设生态矿区 留住绿水青山
神东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在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寸草不生之地”,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年神东刚到此地安营扎寨的时候,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仅为3%。
面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煤炭绿色开采的概念如果仅满足于原有环境的保护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定位在生态环境的再造上。于是神东摒弃了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做法,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采前防治、采中控制、采后修复”和“外围防护圈、周边常绿圈、中心美化圈”的“三期三圈”生态治理模式。
采煤沉陷区变身生态公园
神东煤炭累计投入环保绿化资金41.5亿元,实施生态治理与建设面积339平方千米。神东的全力以赴为矿区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植被覆盖率由3%提高到64%以上,植物群落以油蒿为主的草本群落演替为以沙棘为主的灌草群落;植物种由原来的16种增加到近100种,微生物和动物种群也大幅增加;改善了降雨量少且年内年际不均匀的现象,逆转了原有脆弱的生态环境。
神东犹如一个手艺精湛的“大地修复师”,在寸草不生的沙漠建成生态矿区,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共生。
有了青山,自然也要有绿水。煤炭开采需要水,矿区建设也离不开水,可是沙漠地区缺水少雨怎么办?神东追寻绿色开采、绿色发展方向,创新提出矿井水“三级处理、三类循环、三种利用”的废水处理与利用模式,在缺水地区建成了超10万人生活、年超千亿元产值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为煤炭绿色开采、水资源有效保护提供了可供借鉴和推广的神东方案。
目前,神东已在采空区建成35座地下水库,库容总量3200万立方,相当于2个杭州西湖的水体量;地面建成了28座废水处理厂和3座深度水处理厂。有了充足水资源的滋养,如今的神东矿区天蓝、地绿、水清。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在采前大量营造防风固沙林与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基础上,神东积极研发适宜当地生态修复需要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沙棘等经济林。公司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合作研究沙棘种植技术,并大范围推广,累计种植大果沙棘34平方千米、255万穴,种植中国沙棘66平方千米、288万穴,盛果期预计可实现产值近亿元,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神东坚持“源头减少、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理念,统筹协调资源、环境两个要素,将煤炭开采中的五大要素转变为资源要素,坚定不移地创新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主动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
按照国家级绿色矿山9项建设规范,神东13矿(14井)已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其中,7矿(8井)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占国家能源集团所属矿井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孜孜不倦的绿色探索中,神东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生态环境类创新成果和荣誉,打造了一批国家级环保生态示范工程。其中,面积达50平方千米的大柳塔煤矿沉陷区,在2017年被国家水利部认定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全国唯一的采煤沉陷区科技示范园。
布尔台沉陷区新造绿地
顺应生态规律 奉献清洁能源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可顾此失彼。
于神东而言,“山”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绿色矿山建设;“水”指矿井水与生活污水的收集存贮净化利用;“林”指经济林营造;“田”指土地复垦及农田;“湖”指地表水保护与湿地生态修复;“草”指原生生态植被保护与恢复。
顺应生态环保的内在规律,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神东积极履行央企能源保供和生态建设责任,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坚定不移走主动型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之路,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神东全面总结了30年来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与成果,以“打造生态矿区、建设绿色矿井、生产清洁煤炭”的绿色煤炭基地为目标,研究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技术与模式,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做到“三坚持三建设”:坚持绿色开采,建设节能低碳企业;坚持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区域产业生态链“神东样板”;坚持生态保护,打造煤海“塞罕坝”。
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排头兵,“奉献清洁煤炭,引领绿色发展”,是镌刻在每一个神东人骨子里的神圣使命。这个煤海“塞罕坝”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国家提供清洁煤炭,奉献清洁能源。
坚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发展,是神东人铭记于心的准则和底线。为实现“用之有节”,神东系统思维,创新生产建设全过程节能降耗技术。
在神东矿区,矿井通风全部采用大断面、多巷道进回风系统,降低通风能耗;采用地面箱式变电站钻孔井下供电,减少供电损耗;创新应用变频驱动、自动排水、恒压供水等节能技术,降低生产电耗;创新钻孔投放物料方法等措施降低油耗;采用高效煤粉锅炉取代传统燃煤链条锅炉供热,较传统锅炉节约煤炭约30%……如今,神东煤炭生产能耗各项指标在行业均处于领先水平。原煤生产综合能耗2.52千克标准煤/吨,入洗原煤电耗2.23度/吨,两项指标均低于国家先进值标准。
基于自身煤质优势,神东通过洗选加工,在所有矿井配套建设了选煤厂,原煤全部洗选,开发出特低灰、神优2、精块4等70多种清洁优质商品煤种,减少了污染物随产品外运,为社会提供了清洁煤炭。截至2020年7月底,神东已累计生产清洁煤炭30.25亿吨。
作为一个亿吨级的煤炭生产基地,在神东却是“采煤不见煤”。这是因为从矿井下到地面,煤炭的生产、运输、储存、洗选、装车,全部通过胶带输煤栈桥和原煤仓、产品仓、装车塔实现封闭运行,根本不落地,很难看见煤的影子。而铁路外运、销售煤炭,则采用自主研发的封尘固化剂喷洒固化煤列表层,降低铁路沿线的煤尘污染,每年减少煤炭风损60万吨。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神东明朗的“天空蓝”,怡人的“生态绿”,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了矿区生态的日新月异,环境的日益美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神东有着最生动的实践,这一生机勃发的绿色版图还在不断地生长、绵延……(当地供稿 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