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老头的“规矩”和“粮”心

记者 喜顺

2020年08月29日08:04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倔老头的“规矩”和“粮”心

在铜川市耀州区有一家“友情有味”川菜馆,老板脾气古怪,不许客人多点菜,吃不完必须打包带走才行。8月21日,记者刚走进这家饭馆,就听到一位刚吃完饭的客人边走边说:“老板的‘规矩’太好了,省了钱还没有浪费。”

顾客夸赞的这家饭馆位于耀州区药王大道上,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据说,出名缘于开饭馆的倔老头刘义立的“规矩”。

今年76岁的刘义是重庆人。1992年,他和妻子来到当时的耀县摆摊做生意。因为有手艺,第二年便在耀县水泥厂附近开了家名为“友情有味”的小饭馆。从一开始,刘义就给自己的饭馆立了一条“规矩”:按需点菜,不能剩菜。如果剩下必须打包,否则不能来第二次。

规矩一出,一时间让许多喜欢正宗川菜,但还“要面子”的客人想不通:“我掏钱,你卖饭,打不打包,你是不是管得有些宽?”然而,遇到这种情况时,倔老头就会手一抬,甩出一句:“这里不欢迎你,换个地方去消费!”

小饭馆也有遇到生意清淡的时候。有朋友劝他,做生意应该迎合顾客心理,才能财源滚滚,但刘义很“倔”,经营了27年,始终守着他的“规矩”。

8月9日中午,家住耀州区水泥厂家属院的张四娃带着孩子来吃饭,被倔老头挡在了门外。“你就是上次剩菜不打包的,这里不欢迎你。”带着孩子的张四娃脸上很是挂不住,忙对倔老头说:“叔,我下次再不浪费了。”可倔老头不依不饶。情急之下,张四娃赶紧给老板的朋友打电话“求救”。几经周折,15分钟后,张四娃才在明确表示“一定守规矩”的前提下进了饭馆,点了两个菜,吃了中午饭。

“我的‘规矩’就是不浪费,一般两个人一荤一素,三个人也是一荤一素。”刘义说,他一般不允许客人多点菜,不够可以加,但决不能剩下。对于有些客人按规矩点了菜,但实在吃不完了,他也会要求客人打包带走,并根据不同菜品告诉顾客回家怎样加热才可口。

饭馆里,一位女士正在打包辣子鸡和水煮肉片。刘义走过去耐心讲解:“辣子鸡你带回家可以干煸香辣虾、土豆片,这里面的调料是香料、黑桃仁末、芝麻,味道好得很。这个水煮肉片,你回家把花生米砸碎,下些面条不要汤,把花生米洒到面条上面,把水煮肉片烧开泼在面条上就是重庆小面,越吃越香。”

“我年轻的时候经历过3年困难时期,我最见不得浪费粮食了。”刘义对记者说,他从小养成不浪费、珍惜粮食的习惯,开饭馆以后也就想守住“粮”心。对于来饭馆消费的客人,他认为都是来吃饭的,不是来摆阔气的,吃好吃饱就行,没必要浪费。

“老板脾气很倔,不好吃可以退,但是不能剩,你剩下了必须打包。如果不打包,以后就不让来了,在这里不是你有钱就能吃的。”正在这里吃饭的宋小兵说。

27年来,倔老头开饭馆,讲“规矩”守“粮”心,形成了独特的经营风格和模式,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友情有味”饭馆吃饭,来的都是熟客,已经习惯了他的“规矩”。如果你能做到不浪费,那么在老板刘义的眼里就是优秀消费者。“20多年来,我这里特别的味道和特殊的‘规矩’,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他们都会把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理念一直坚持下去。”刘义开心地说。

64岁的张清华是“友情有味”饭馆的熟客。8月21日中午,她一家5口人点了3个菜。餐后,老人吩咐女儿打包:“下午回去热一热,做个重庆小面。”张清华说,因为住在附近,家人经常光顾这里,老板的“规矩”影响了他们一家三代人。平时在外面就餐,会不自觉地想起刘老板的“规矩”,久而久之,这里的“规矩”也成了他们与好友聚餐时的规矩。

(责编:谷妍、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