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0调查热线是全国统计系统社情民意调查专用号码。是国家统计局为规范全国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培育社情民意调查品牌,强化社情民意调查的公益性和公信度而特别申请的全国统一号码。
通过12340征求市民对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意见,对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评价,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诉求等。市民的每一个回答,都将有可能成为决策的依据。
发展教育工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省市领导调研曲江新区教育工作时,曾作出明确指示,要求曲江新区要“打造样板示范,争当全市教育优先、教育领先的排头兵”。
曲江新区统筹各方力量,整合资源,不断推动“人、财、物”各要素向教育工作倾斜,保障学校建设。以接收原雁塔区管理的11所中小学为契机,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工作,推动区内所有公办学校统一办学模式、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教育品牌。
依托开发区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给校长放权赋能,真正把办学自主权交给校长,由校长说了算,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校长队伍。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向一线倾斜、提升教师归属感、荣誉感和在曲江的幸福感。
招商引资、亲商助企
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的先行军,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曲江新区坚持“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品质招商”的基本思路,创新理念,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全力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同时大力营造曲江新区营商环境,不断跑出“加速度”。
作为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文化领域排头兵,曲江新区用“新”做事,做大做强“文化+”,引进“互联网+”核心业态,抢得电竞产业先机;引进总部经济落地发展,形成聚集效应;大型商综和新型消费业,打造“咖啡+书店+网红店”的时尚消费新模式;建设“酒店之城”“博物馆之城”,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医教、生态环境软实力,增强民生福祉。
环境保护、治污降霾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曲江新区以提升大气、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绿色发展”、“全域治水”为突破口,以“网格化”管理,“一河(湖)一策”为重点,打好“冬防”、“夏防”两场大气污染防治硬仗,不断优化环境空气质量。
曲江新区在施工扬尘污染防治、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移动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统筹谋划、攻坚克难,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同时,在西安城墙护城河、曲江池、芙蓉湖、太液池、渼陂湖,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除此之外,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开启市民绿色生活新时尚。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一直以来,曲江新区围绕中央明确的12类黑恶势力为重点,聚焦工地、社区、学校、商场等重点领域,设立宣传举报网点,鼓励群众踊跃举报。
同时在全区机关单位、重要景区、街道广泛张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海报,并利用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资源,开设专栏发布扫黑除恶信息,公布举报邮箱和监督电话,有效提高了入区企业和广大社区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对于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脱贫攻坚
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的“输血”,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在西安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曲江新区创新性地推出了“西安扶贫超市”,有效破解了贫困户农产品“卖难”和城市消费者“买难”问题。
曲江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对口帮扶商洛市丹凤县,在推进旅游资源共享、实施消费扶贫、开展社会帮扶等方面扎实开展丹凤县帮扶工作。同时,曲江新区扶贫助力团在丹凤县开展对口帮扶“明星扶贫助力”活动,实现文艺力量助力扶贫。
自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曲江新区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在消费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等方面扎实开展帮扶工作,为陕南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贡献了“曲江力量”。
解决群众办事难
近年来,曲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始终秉承“满意+惊喜”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聚焦“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工作目标,坚持“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切实增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贡献曲江力量。
曲江新区先行先试,成为全国首家加入“金钥匙”国际联盟的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开通企业开办“绿色通道”,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日办结”,推出“首席服务官”机制,开启定制服务新模式。同时,率先建设线下“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便民服务驿站。
曲江新区不断创新方式,做优“政务服务”品牌,近几日,曲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推出“政+”助跑团,为曲江新区营商环境提升助力。还打破行政地域限制,让审批服务跨区域通办,让群众少跑腿,办事更便利。(当地供稿 曲江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