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立秋過后,老年人仍要防中暑

2025年08月19日09:10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立秋過后,老年人仍要防中暑

8月7日,一位老人在西安人防納涼中心乘涼、寫字。記者 周明攝

8月7日,一位老人在西安人防納涼中心乘涼、寫字。記者 周明攝

立秋已過,西安的高溫天氣依舊持續。對銀發群體而言,此時仍需警惕——相較於盛夏的酷暑,“秋老虎”的威力不可小覷,防暑降溫仍需注意。

8月14日,記者在西安人防納涼中心看到,三三兩兩的老年人聚在一起聊天、看報。68歲的楊俊鵬趴在長桌上,蘸著墨水在舊報紙上練書法。“這兒涼快得很。只要天熱,我就會過來納涼。”楊俊鵬說。

在這裡納涼的還有67歲的王社強。退休后的他,全國各地跑著旅游。回到西安遇上高溫天氣,他經常“泡”在人防納涼中心。王社強說,立秋后,不少老年人沒把防暑當回事,其實這時候更要引起重視。

早在7月初,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首個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針對重點人群發布健康建議,老年人排在重點人群的首位。

《關於陝西省養老服務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陝西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887萬,佔全省常住人口的22.4%,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0.4個百分點,標志著陝西省已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氣溫波動對老年人的影響尤其大。

在西安人防納涼中心外的街道旁,兩位老人扇著扇子在樹下乘涼。“我家空調這陣兒還天天開。”80歲的西安市民南菊花說。

86歲的西安市民劉鳳花坐在助行椅上,慢悠悠地搖著扇子。她說:“我家住在三樓,不是太熱。”

兩位老人如今都是獨居狀態。事實上,無論是在鄉村,還是城市,獨居都在增加老人們面對高溫時的風險。

今年夏天以來,陝西等地最高氣溫突破40℃,各地中暑、熱射病病例激增。很多人以為,高溫熱浪更容易影響戶外工作者的健康,其實居家的老人,同樣面臨風險。

陝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姜保周告訴記者,7月以來,他所在科室接診的中暑患者數量明顯增多,其中一部分重度中暑患者出現熱射病症狀。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以為在太陽底下,人才容易中暑,其實在封閉的室內,如果氣溫升高、濕度增加、不通風,也很容易中暑,甚至引發熱射病。”姜保周說,從他們接診的中暑病例來看,絕大多數都是老年人。

專家介紹,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高熱,一般指核心體溫≧40℃﹔意識障礙,如意識模糊、昏迷及多器官功能損傷等。

“熱射病的發生與環境、暴晒、勞動強度及個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肥胖者,在不通風的室內,也可能出現熱射病。”姜保周說,高溫天氣,老年人應避免在14時至16時外出﹔即便感覺不渴,也要定時喝水,可適當喝點淡鹽水,補充電解質﹔室內保持通風﹔若出現頭暈、心慌、大汗不止等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降溫並就醫。(見習記者 馬瑜 記者 周明)

(責編:賈凱璐、李志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