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西安:

現代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加速形成

2025年07月25日08:46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現代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加速形成

  圖為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7月20日攝)。

  7月以來,訂單量的增加讓陝西梓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延亮格外忙碌。

  “陝西商洛的山核桃質優價廉,深受俄羅斯和中亞國家消費者喜愛。山核桃成為公司出口量最大的單品。”7月20日,吳延亮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公司農副產品出口額已達到1500萬元。

  在該公司農副產品加工分揀包裝車間,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核桃香味,工作人員正忙著將一顆顆核桃分揀、裝箱。這些核桃將被運往中亞國家。

  “內陸開放通道的優勢不斷顯現,企業與其在沿海擠‘紅海’,不如回西安開拓‘藍海’。”吳延亮介紹,公司原本在沿海城市,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加速,2023年5月,公司整體遷至西安浐灞國際港,依托中歐班列(西安)的運輸優勢和成本優勢,積極開拓中歐、中東、中亞等地區市場。

  陝西梓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繁忙場景是西安現代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加速形成的生動注腳。當前,西安正積極推進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

  “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是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的重要舉措。提升貨運樞紐的綜合服務能力,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高效銜接,對降低交通物流成本、提高綜合運輸效率、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西安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馬勝利介紹。

  2023年7月,西安市入圍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2023年至2025年,西安推動實施28個補鏈強鏈重點項目。自補鏈強鏈工作開展以來,省市區三級積極響應,合力推進,已連續三年足額落實到位年度中央獎補資金,補鏈強鏈工作取得顯著成果。

  “‘一帶一路’海鐵聯運中心、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貨運區及口岸等項目提前投入運營,有力提升了全市貨物運輸效率,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馬勝利介紹。在基礎設施及裝備硬聯通方面,西安大力推進貨運樞紐及集疏運線路的新建與改造,累計新增和改擴建綜合貨運樞紐面積超50萬平方米、集疏運裡程超25公裡。

  7月2日,西安浐灞國際港的“一帶一路”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空鐵聯運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在牽引索作用下,國內首座門式墩頂雙幅超寬非對稱混凝土梁轉體橋,在預定的鐵路天窗期完成空中雙轉體,實現跨鐵路“空中對接”。

  “一帶一路”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空鐵聯運項目是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的配套項目,建設內容包含橋梁、道路改造、地下管網等,預計今年8月投用。項目建成后,將實現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快速連通空港新城、航空基地以及周邊多個工業產業園區,有效推動空港、陸港聯動發展。

  西安浐灞國際港管委會副主任王運動告訴記者,浐灞國際港共有7個重點項目入選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范圍,項目涵蓋綜合貨運樞紐、集疏運體系、信息化建設三大類。

  “借助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政策的支持,浐灞國際港對園區7個項目實行清單化管理,定期調度、動態跟蹤項目建設,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按下‘快進鍵’。”王運動介紹,按照國鐵集團公布的數據,中歐班列(西安)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截至目前,在綜合貨運樞紐設施方面,“一帶一路”海鐵聯運中心項目建成投用,“一帶一路”公鐵聯運中心項目正加快實施,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港口基礎設施條件實現飛躍,西安國際港鐵路線達到59條,西安建成全國首個擁有3束6線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集裝箱堆場面積達98萬平方米,標准倉庫面積達18萬平方米,西安國際港躋身世界一流內陸港行列。

  同時,中歐班列長安號綜合服務平台功能日益豐富,在內陸地區第一個實現海關、鐵路數據聯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與哈鐵信息系統聯網,從過去的手工制單、代理訂艙等多環節發運升級為一站式、一票制國際聯運全程服務,報關、制單時間縮短至5分鐘以內。

  不僅如此,西安積極打通國際貨運物流線路,率先實現中亞“五國七城”航線全覆蓋。在中亞航線布局上,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通航點數目前居全國首位,運輸量位列全國第三﹔中歐班列(西安)國際干線達18條。2023年補鏈強鏈工作實施以來,全市陸空聯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21.05%,集裝箱公鐵聯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0.29%,多式聯運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黨委副書記劉軍介紹,當前物流降本增效作用明顯。機場三期口岸工程首創“物理融合+遠程查驗”模式,單票查檢時間壓縮60%﹔快件集散方面,累計更新自動化設備1890套,單個園區快件日均處理量增加至300萬件﹔信息化方面,搭建空港樞紐數字供應鏈服務平台,力爭實現航班動態、艙位信息、報關進度、貨物定位等核心數據實時共享。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以推動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綜合貨運樞紐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多式聯運發展水平,強化貨運樞紐與產業融合發展,發揮好樞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區域經濟更高質量發展。”馬勝利說。(記者 李妮文/圖)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