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平穩 質效提升
從“半年報”看陝西經濟韌性

7月23日,在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基地2號廠房,生產設備有序運轉。 記者 田若楠攝
今年以來,陝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經濟運行持續向新向好,呈現總體平穩、質效提升的發展態勢。
上半年,陝西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28.0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
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5.2%
可再生能源裝機佔全省電力裝機比重突破50%
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0.1%
進出口同比增長7.5%
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8%
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8%、6.2%
城鎮新增就業27.66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近七成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9%
7月23日,陝西經濟“半年報”發布——
上半年,陝西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28.0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
如何看待這份“半年報”?
向外,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向內,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經濟持續回升面臨諸多挑戰。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今年以來,陝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經濟運行持續向新向好,呈現總體平穩、質效提升的發展態勢。
從當前和長遠看,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為完成全年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看大盤 “穩”的態勢延續
盤點“三夏”,西安市閻良區武屯街道楊居村種糧大戶徐陽明的臉上洋溢著笑容。今年,他的500畝“噸半田”小麥產量再創新高,百畝攻關田畝產突破800公斤。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小麥、油菜收獲歸倉,玉米、水稻播種完畢,補種改種擴種任務超額完成……上半年,陝西種植業總體平穩,產值同比增長3.1%,夏糧產量達453.01萬噸。
正值迎峰度夏的關鍵期,陝西最大的發電企業——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灞橋熱電廠內機聲隆隆,發電機組全力運行。
“高溫持續,負荷跟著升高。”灞橋熱電廠變電班班長劉偉說,維護人員進入“備戰”狀態,要讓每塊煤安全高效地轉化為電能。
煤場作為發電“糧倉”,非常關鍵。今年以來,陝西緊盯生產、供應、運輸、監測等重點環節,“煤電氣”開足馬力保供給。上半年,全省能源工業持續較快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8.5%。
供給有力,電力“滿格”。截至7月2日,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今年累計發電量超313億千瓦時,為全省生產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在陝西,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今年以來,陝西重點行業企業鉚足干勁,掀起生產熱潮。
“大伙兒一直在趕訂單。”陝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王鋒剛說,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06%,橋總成產銷同比增長10%。
忙生產、趕訂單、拓市場,拼搏奮進的熱潮席卷三秦大地。
上半年,陝西非能工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10.5%。裝備制造業增勢良好,增加值同比增長13.9%,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4%。
“之前我看上了一款冰箱,原價是9999元。”西安市民劉盈說,“現在有國補政策,優惠下來隻花費6200元,太劃算了。”
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陝西加力擴圍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居民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消費市場活力逐步增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36.3%,能效等級為1級和2級的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7.6%。
“在一季度良好開局的基礎上,上半年陝西經濟主要指標增速高於全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政策效應不斷顯現,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胡清升說。
看活力 “新”的動能積蓄
仔細梳理“半年報”,一組組亮眼數據勾勒出陝西經濟的新活力——
西延、西十、西康、康渝、延榆等高速鐵路“五線並進”,建設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眉太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安嵐高速嵐皋至陝渝界段橋面鋪裝超90%……
上半年,陝西完成綜合交通投資352億元,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發力,陝西下好投資“先手棋”,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6%。
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效果顯現,社會預期明顯增強。上半年,陝西民間投資活力增強,同比增長13.8%。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7.2%。
印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七大行動”實施方案,加大企業培育力度……上半年,陝西新增“五上”企業3952戶,同比增長18.1%﹔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的49.8%,較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美光芯片封測及半導體設備升級等一批項目加快建設,奕斯偉二期等項目逐步投產達效……上半年,陝西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0.1%,較一季度加快16.3個百分點。
表現同樣亮眼的還有汽車產業。上半年,陝西汽車產量94.28萬輛,同比增長25.2%﹔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和商用車(重卡)產業鏈合計實現產值3169.44億元,佔全省34條產業鏈總產值的27.66%。
汽車產業是陝西重點打造的支柱產業。以鏈長制為抓手,陝西通過內培外引,持續增強產業發展韌性,聚集了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產業虹吸效應越來越強。
當前,陝西正處於跨越結構調整陣痛期、新舊動能轉換期、轉型升級承壓期的關鍵階段。
面對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雙重任務,陝西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的同時,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重點優勢領域,構建產業鏈群“百億提升、千億跨越、萬億壯大”梯次發展格局,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上半年,陝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於GDP增速2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同比分別增長16.8%、9.7%。
汽車制造業勢頭強勁,光伏產業全國領先,航空、半導體、光子等產業集群快速崛起,基於新質生產力的產業鏈、產業集群正在三秦大地不斷涌現。
看潛力 “好”的成效鮮明
走過量增質升的“上半場”,陝西經濟邁入值得期待的“下半場”。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刷新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攻克高功率激光領域核心技術難題、完成西安至湖北段2061公裡單纖雙波長時間傳遞系統設備安裝與性能測試……
在科研、人才、資金等“加持”下,一項項創新成果加速走向市場。
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可再生能源裝機佔全省電力裝機比重突破50%,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98家,數量位列西部地區第一……
持續推進產業發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比逐步提高,發展質效明顯。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國際友城增至120個、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在阿拉木圖投用、新增西安直飛塔什干航線……
上半年,陝西進出口同比增長7.5%,較一季度加快9個百分點﹔“新三樣”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7.8%。
消費市場“熱氣騰騰”——
研學游、賽事游、假日經濟……陝西發布系列文旅惠民舉措,不斷創新消費模式,深挖消費潛力。
上半年,陝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9%,較一季度加快1.5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3%。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常態化開展就業公共服務進校園和“樂業陝西‘就’在三秦”系列招聘活動,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789場,提供崗位67萬個。
上半年,陝西城鎮新增就業27.66萬人,同比增加1.77萬人,完成全年40萬人任務的近七成。
民生改善持續向好——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56元,高於全國0.3個百分點﹔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8%、6.2%,增速均居全國第五位。
上半年,居民增收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
“上半年,陝西交出了質效雙升的發展答卷。但也要看到,外部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有效需求不足制約猶存,經濟回升向好仍需不斷鞏固。”胡清升說。
全省上下要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加力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不斷積蓄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記者 蘇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