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寧陝:污水變清流 汩汩潤民生

在秦嶺深處的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長安河碧波蕩漾,一群朱鹮掠過水面留下一串美麗的漣漪。
走進寧陝縣污水處理廠,處理池整齊排列,水流在不同工藝段間有序流動,工作人員密切關注各項運行參數。
“污水處理必須像過篩子一樣,層層把關才能放心。”寧陝縣污水處理廠負責人劉濤指著運行流程圖介紹,生活污水首先經過粗格柵、細格柵、旋流沉砂池的層層過濾,去除垃圾碎片、塑料袋等大顆粒雜質,隨后進入CAST池進行有機物降解,去除COD、氨氮、總磷、總氮等生化指標,再歷經斜管沉澱投加藥劑、轉盤過濾及紫外線燈管消毒等多道工序,層層處理,最終實現達標排放。
寧陝縣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密切監測污水處理數據。受訪者供圖
目前,寧陝縣污水處理廠日均處理污水量2200立方米,處理后的水質穩定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A標准,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4.1%。
“從最初的簡易沉澱,到如今融合生物處理、濾池過濾、接觸消毒等先進技術的全流程淨化。”寧陝縣住建局干部易守德見証了污水處理技術的迭代升級。
同步推進的雨污分流工程更是打通了城市“毛細血管”,結合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更新等工程,污水管網像毛細血管般延伸到城市每個角落,從源頭減少污水直排風險。
截至目前,寧陝縣構建起1座縣級污水處理廠、9座鎮級污水處理站、32座村級處理站的“縣—鎮—村”三級污水處理網絡。通過系統治理和科學管理,真正實現了“污水有去向、生態有保障、百姓得安心”。
寧陝縣長安河水面波光粼粼。受訪者供圖
治水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理念的革新。寧陝縣創新開展“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居民走進污水處理廠,見証污水從渾濁到清澈的“蛻變之旅”。
同時,寧陝縣深入推進“河長制”,實施河道“清四亂”專項整治,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政策,並在重點河段安裝視頻監控系統,構建起“天地一體”的智能監管網絡,實現河湖監管的全天候、全覆蓋。
污水治理,一頭連著生態環境,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下一步,我們將實施城北片區污水收集管網項目和11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推動污水處理從‘達標排放’向‘生態回歸’轉變。”寧陝縣住建局副局長許啟峰說。
站在長安河畔,城關鎮居民吳嬌指著水中嬉戲的小魚說:“以前河水發臭,現在水變清了,長安河變美了,陸續有大批朱鹮在這裡‘安家’了。”(孫挺、王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