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今年首隻人工孵化朱鹮破殼
2025年04月09日09:32 |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陝西今年首隻人工孵化朱鹮破殼
4月8日,記者從陝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工繁育中心獲悉:4月4日10時55分,陝西今年首隻人工孵化的朱鹮順利誕生﹔時隔不到24小時,4月5日8時6分,第二隻朱鹮寶寶破殼而出。這兩隻名為“青青”和“呦呦”的朱鹮幼鳥是陝西今年首批人工孵化的朱鹮。
“此次誕生的兩隻幼鳥體重分別是54.1克、56.4克,均達到正常幼雛體重標准。接下來,經過40多天的育雛期,整個人工繁育過程才能完成。”人工繁育中心工作人員李英介紹,“目前,這兩隻朱鹮寶寶狀態很好,非常健康。我們為它們精心准備了‘寶寶餐’,白天喂食4次,夜間喂食1次,保障它們健康成長。”
每年3月至6月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的繁育期。今年,人工繁育中心首批參與人工孵化的朱鹮卵有7枚。本次出殼的幼鳥為人工飼養的朱鹮親鳥(環志為C24、C45)所產。朱鹮親鳥於3月8日開始產卵,共產卵4枚,是今年當地人工飼養朱鹮中產卵最早的。
“大寶因為出生在清明節當天,取名‘青青’,呼應春天萬物萌發、草木初生的景象。二寶的名字‘呦呦’,出自《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象征著生機與希望。”人工繁育中心主任高潔介紹。
人工孵化是朱鹮種群搶救性保護復壯的一種繁育方式,能有效提高人工飼養朱鹮種群繁育成功率。高潔介紹,今年,陝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工繁育中心已陸續有21對朱鹮產卵,預計今年新增幼鳥50隻左右。人工繁育中心將繼續採取自然育雛和人工孵化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朱鹮種群繁育工作順利進行。自1992年朱鹮人工孵化工作啟動至今,保護區已人工孵化朱鹮400多隻,向國內外輸出優質朱鹮種源300多隻。(記者 段承甫 楊露雅)
(責編:白鴿、李志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有回音丨讓城市公園成為群眾“幸福樂…
- 2民歌繞秦嶺,一山三地歌如潮
- 3陝西白水:種“三瑞” “果”真甜
- 4保障“北煤南運” 浩吉鐵路累計運量…
- 5陝西兩所高校共建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
- 6陝西寶雞:恭祭華夏始祖 弘揚民族精神
- 7坐著專列去旅行,老伙伴們快上車!
- 8秦嶺深處山野鮮香
- 9“決勝巴黎·綻放奧運——奧運冠軍面…
- 10陝西省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啟動
- 11陝西高校用心呵護學生心理健康
- 12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累計形成75…
- 13 選准一人 帶富一方
- 14讓外賣吃得更放心
- 15陝西電力文化遺產發布活動在西安舉辦
- 16兵馬俑1號坑微生物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17陝西:五千年古樹守望文化根脈
- 18人民日報看陝西丨陝西師范大學教授沙…
- 19推動優質醫療服務“落地生根”
- 20陝西安排部署“三秦銀齡行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