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深化“三項改革”,讓更多科研成果——
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在‘三項改革’政策的帶動下,我走出高校實驗室,帶著專利技術創辦公司。”3月2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資源工程學院教授顧清華回憶。
自1990年起,顧清華從事計算機技術及運籌學在礦業中的應用研究,30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這些科研成果在項目結題驗收后沒有落地應用,在實驗室“束之高閣”。
“三項改革”政策實施后,顧清華將4項職務發明成果作價入股1020萬元成立西安優邁智慧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獲得西安市科技局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專項資助。公司成為國內首家將5G技術應用於非煤無人礦山領域的科技企業。
全省“三個年”活動開展以來,陝西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推行“三項改革”、技術經理人、“以演代評”等政策,科技、教育、衛生健康、人社、財政、審計等多部門聯動,構建了全方位、全周期、全鏈條的技術轉移轉化體系,破除制約教育科技人才互動的堵點卡點,打好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硬仗。廣大科研人員紛紛投身高質量發展主戰場,為陝西經濟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深化改革
為科研人員“鬆綁”
“不敢轉”“不願轉”“缺錢轉”等難題一直制約著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實施以來,全省高校科研人員紛紛帶著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三項改革’政策解除了我對職稱評審的擔憂,讓我更加專注科研。”3月24日,西安石油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嚴正國說。
嚴正國長期致力於油井可視化檢測設備的研究,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及裝備,為油氣測井裝上了“眼睛”,並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依托《西安石油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政策,嚴正國憑借科研成果轉化工作中的出色成績,評上了教授職稱。
“目前,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已在大慶油田、長慶油田及大港油田成功應用。”說起科研成果,嚴正國十分自豪,“近期,我們依托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成功研發出高抗硫井下電視測井儀、非常規油氣水平井壓裂射孔磨蝕定量檢測技術等新成果。”
以往的職稱評定多以發表論文、所獲獎項、學術稱號等作為依據,很少將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納入評價體系,導致科研人員對其存在消極心態。陝西探索實施“三項改革”,實施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為科研人員打開了職稱評定“綠色通道”,激發了其推動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目前,全省已有10.6萬項職務科技成果實施單列管理、3.6萬項科技成果實現轉移轉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轉化企業2067家,630名科研人員憑借科技成果轉化貢獻實現了職稱晉升。
“紅娘”牽線
“一對一”精准服務
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往往要經歷漫長且復雜的對接、試錯和迭代過程。為了讓更多成果加快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技術經理人這一職業群體應運而生。
“我既是發掘科研成果的‘伯樂’,又是幫助成立公司的專業‘管家’,被形象地稱為科技與產業之間的‘紅娘’。”3月24日,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技術經理人白宇豪這樣介紹自己。
在梳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三項改革”試點項目的過程中,白宇豪精准對接10余年來一直從事河流湖庫綠色資源化治理研究與技術推廣應用的孫昕教授。
“得知孫教授的科研成果在南京、蘇州等地落地,我迅速與他聯系,通過全鏈條服務助力他回陝創業。”白宇豪回憶,“我利用積累的污水治理和無人駕駛領域的專業化知識,使得項目在調研、技術評估、市場化研判過程中進展迅速,同時輔導孫教授進行股權設計及中長期發展規劃,成功讓他的湖庫綠色治理機器人項目在陝落地。”
“我們已選派104名技術經理人進駐秦創原產業創新聚集區。技術經理人通過獲取聚集區企業的研發需求、合作需求、融資需求等信息,積極對接全省重點高校、科研院所的優秀科研成果,推動重大項目實施、科技成果路演等技術轉移轉化活動落地聚集區。目前,21個秦創原產業創新聚集區新引進重點項目292個。”陝西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處長邢小紅表示。
多方合力
暢通創新全鏈條
為破解“三項改革”痛點堵點,陝西先后出台“深化科技成果轉化10條措施”“新20條”等措施以及“先使用后付費”“以演代評”“盡職免責”等7個工作指引,形成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組合拳。科技、教育、衛生健康、人社、財政、審計等多部門聯動,合力推動改革不斷深入。
“我們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新型碳酸鹽黏土型鋰礦’新類型及成礦新模式……”3月25日下午,在長安大學“三項改革”科技成果轉化“以演代評”項目路演活動新能源產業鏈專場,《新型黏土型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項目路演負責人張磊介紹。
“感謝‘三項改革’讓我們高校教師有更多機會進行路演展示。經過這次路演,我們已經與幾家資本公司有了初步合作意向。”張磊說。
近年來,陝西搭建科技成果與資金、資本、市場間的橋梁,建立“1+N”線上線下常態化路演機制,分類舉辦高校院所專場路演、重點產業鏈系列路演、成果路演地市行等活動,形成“每周發布+月度專場”模式,幫助路演項目獲得融資超過62億元,並通過“以演代評”方式對落地轉化的120個項目給予5533.8萬元后補助支持。目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以“先使用后付費”方式將600余項專利許可給中小微企業使用。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和科技產業金融兩個鏈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為牽引,以建好用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為依托,持續推動‘三項改革’拓面提質增效,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省、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創新上取得新突破。”陝西省委科技工委書記、省科技廳廳長姜建春表示。(記者 郭詩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