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西安市現代化水網體系基本形成

新聞發布會現場。西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西安3月22日電 (記者鄒星)3月21日,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西安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解讀新聞發布會,西安市水務局副局長魏鵬介紹《西安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有關情況。
據介紹,《規劃》分為防洪保安、水資源配置、幸福河湖、智慧管水四部分共21類工程。《規劃》以系統提升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承接國家水網和陝西水網銜接,與西安國土空間規劃銜接,系統提出解決新老水問題整體方案,描繪了西安未來10至30年水務發展新藍圖。
《規劃》編制工作,結合西安市水務基礎設施建設成效,依托引漢濟渭調水、東庄水庫供水等省級骨干水網調控,以渭河、涇河、灃河、黑河、浐河、灞河等骨干河流,引漢濟渭工程南北干線、東庄供水工程南干線、李家河供水干線等骨干輸水通道為“綱”,以區域水系連通工程和供水渠道為“目”,以水庫、湖池等調蓄工程為“結”,構建“七干八水五河,一屏一環多點”的西安水網空間布局。
“七干八水五河”中的“七干”是指引漢濟渭南干線和北干線、引漢濟渭中部和東部南北連通干線、寶雞峽—涇惠渠輸水干線、石頭河—黑河供水干線、李家河供水干線。“八水”是指“長安八水”,即:渭河、涇河、灞河、浐河、潏河、滈河、灃河、澇河。“五河”是指黑河、新河、皂河、清河、石川河5條重點河流。
《規劃》提出,到2035年,全市現代化水網體系基本形成,市級骨干水網覆蓋范圍達到90%以上,實現“南北調配、東西互濟、全域保障”的規劃目標。
防洪排澇減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現代水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成,應對風險能力顯著提升。3級以上堤防達標率提升至95%,重要防護對象設防標准達標率從93.1%提升到99%。
優質水資源供給得到全面保障。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水源涵養保護能力顯著增強。用水總量控制在29億立方米以內,農村規模化工程覆蓋人口佔比提升至90%。
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逐步實現。涉水空間管控取得明顯成效,重要河湖生態流量得到有效保障,重點河湖控制斷面生態流量達標率達到9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護。水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明顯提升,河湖生態環境全面改善,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5%以上。
“西安水網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全市水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形成西安現代水網‘一張圖’和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構建起水利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魏鵬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