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一中:把美育“種”在音樂裡
1月22日晚,在西安大劇院音樂廳,陝北民歌藝術家清唱《東方紅》,拉開音樂會帷幕。人民網 王麗攝
“東方紅,太陽升……”當陝北民歌藝術家清唱起這熟悉的旋律,西安大劇院音樂廳一片肅靜。隨后,孩子們合唱起《媽媽教我一支歌》,在音樂中,完成了一次“新老傳承”。
1月22日晚,農歷臘月廿三小年夜,由西安高新區教育系統主辦的“瞳覽未來 閃耀高新——陽光下成長”西安高新第一中學教育聯合體(以下簡稱高新一中)新年音樂會在西安大劇院音樂廳舉辦。
西安高新第一中學教育聯合體新年音樂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音樂與青春激蕩,藝術與思政融合。整場音樂會持續100分鐘,近600名演員與近200名工作人員齊心協力,共同奏響了“美育之音”。整場音樂會分為上下場,涵蓋合唱、朗誦、弦樂、管樂及交響樂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了西安高新一中教育聯合體在藝術教育領域的全面發展和強勁實力。
上半場《保衛黃河》《在希望的田野上》《致敬春天致敬合唱》《童年》《看山看水看中國》《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等經典曲目輪番上演,全場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中。
當高新一中“清一”人聲樂團在毫無伴奏的情況下,完全以“和聲”演唱《龍的傳人》和《茉莉花》時,觀眾席上發出贊嘆。“對聲樂的把握如此嫻熟,和聲這樣精妙豐富,太厲害了!”觀眾王女士在朋友圈分享著精彩片段。
西安高新第一中學教育聯合體新年音樂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在上半場結束時,高新一中“戲劇與主持”社團帶來了《回延安》朗誦,一聲聲飽含激情的誦讀,讓觀眾也重溫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下半場演出以器樂為主。《領航》《無名英雄》交響管樂的演奏氣勢恢宏,《秦腔主題隨想曲》的民族管弦樂令人耳目一新。當《我的祖國》前奏響起,女歌唱家在孩子們的演奏中緩緩唱起“一條大河波浪寬”,春風化雨般完成了“美育”接力。一個多小時的演出,最終在全場合唱《歌唱祖國》中落下帷幕。
高新一中2020屆校友李宇嘉擔任了本次音樂會的主持,他說:“看到學弟學妹們如此自信、從容地站在舞台上,我對‘高新俠’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演唱《保衛黃河》。人民網 王麗攝
“師生們一次次精彩的演繹,奏響了高新一中教育聯合體美育育人的時代旋律,展現了學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繽紛成果。”學生家長李女士觀看后贊嘆說。
據高新一中相關負責人介紹,30年來,學校積極探索思政教育與藝術教育的融合,用藝術講好“大思政課”,開辟以美育人新篇章。這場音樂會是對過去30年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學生和專業歌唱家合作歌曲《我的祖國》。受訪者供圖
“很幸運很感恩,學校能夠給大家提供這樣一個機會,站在這麼專業的舞台上展示自己。”高一(4)班杜悠然同學參與了班級合唱《致敬春天 致敬合唱》與《童年》的演唱。她說同學們都是因熱愛音樂聚在一起,平時利用午休、放學后的碎片時間進行排練。“雖然時間緊張,但對於同學們來說,也是在忙碌的學習之余短暫地放鬆,互相之間也增進了友誼。”
高新一中學生制作的美術品。受訪者供圖
當天的演出大廳外,還展覽著學生們的藝術作品,吸引來賓們紛紛駐足觀看。
30年來,西安市高新區教育從4所學校起步,至今260余所學校林立,實現了“辦一所、優一所、強一所”目標,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少年注入了源頭活水和高新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