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西安體育“上新”!優質服務擴大“惠民半徑”

王麗
2025年01月24日10:33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西安市人民體育場大門。受訪者供圖

西安市人民體育場大門。受訪者供圖

穿越修舊如故的體育場北大門,一派熱鬧景象。田徑場上奔跑著市民矯健的身影,乒乓球、網球等全民健身場地,為市民們提供了適應全年齡段和群體的運動選擇。

近日,西安市人民體育場開啟運營,六層空間八業態的布局,引來了參觀市民的競相打卡“嘗鮮”,沉寂多年場館迎來煥新升級以嶄新的面貌再度融入西安市民日常生活。

上“新”

升級舊場館 適配新發展

“這個體育場寄托著我年輕時的情懷,1961年全國籃球甲級隊聯賽,忘不了的八一隊和陝西國力足球隊各種記憶。”80多歲的市民鄒先生再次來到新升級的體育場,漫步在跑道上,不由思緒翻涌。

這座始建於1952年的體育場館,作為中心城區首座且唯一的綜合性體育場館,西安市人民體育場煥新升級,為城市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漫步體育場八個業態的分布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修葺一新的田徑場,紅跑道+綠茵場的“經典配色”。在田徑場旁邊,以“大地生長 破土而出”為設計靈感的游泳館,是市民們關注的“頂流”。戶外健身區的環形健身步道,以及兩邊器械齊全、布局科學的10余片場地,令參觀市民贊嘆。

西安市人民體育場俯瞰。受訪者供圖

西安市人民體育場俯瞰。受訪者供圖

據西安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安市人民體育場提升改造,是在保留體育場歷史風貌和公益性服務功能的基礎上,採取“留、改、拆、建”方式,著力打造綠色開放、全民共享、多元復合的城市體育休閑運動中心以及中心城區全民健身中心,推動老城區煥發新活力,更好地滿足市民生活品質化、多樣化需求。項目總體包括田徑場、運動館、游泳館、室外健身園區等板塊,總改造面積136755平方米。滿足了中心城區市民健身休閑需求,使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用“心”

供給優質服務 擴大“惠民半徑”

按照西安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為民實事”部署,2024年,在西安的“體育惠民套餐”上寫著這樣一份清單:實施全民健身路徑項目600個、多功能運動場10個、群眾健身房10個,打造全民健身園區和示范社區7個,實施老舊小區全民健身器材補短板項目150個。

一年來,西安市共實施全民健身路徑840個、多功能運動場16個、群眾健身房22個,打造全民健身園區和示范社區10個,實施老舊小區全民健身器材補短板項目269個,超額完成了“為民實事”任務。

2025年全國全民健身大拜年(西安分會場)系列活動啟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2025年全國全民健身大拜年(西安分會場)系列活動啟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建成於2017年的東元公園,是周邊20個小區近10萬群眾休閑健身的“口袋公園”。該公園建成時有籠式籃球場、兒童游樂設施以及4件健身器材,由於設施品種較為單一,加之年久失修、老化嚴重,已逐漸無法滿足周邊群眾的健身需求。2024年夏天,東元公園全民健身園區項目啟動建設,10月15日建成並免費開放。除了更新籠式籃球場外,園區新鋪設了一條長300米的健身步道,新建一座智能健身驛站以及乒乓球場地、綜合健身區、康養健身區,原來的兒童游樂設施也進行了更換。園區內種類豐富的器材設施,能夠滿足全年齡段健身需求。

為了豐富群眾體育內容,2024年,西安市還舉辦了社區運動會、五級聯賽、“舞動長安”技能大賽等一系列賽事活動,累計超過800項次,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了豐富的展示舞台。

在籃球場運動的“小健將”。受訪者供圖

在籃球場運動的“小健將”。受訪者供圖

立“新”

構建新場景 滿足市民新需求

步入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室內籃球場上活躍著20多名運動愛好者,西安市民張先生也在其中,前不久,他在美團APP上領取了西安市體育惠民電子消費券。“跟朋友來西安奧體中心打籃球很實惠。這裡基礎設施完善,打球很舒心,大家決定以后常來這裡。”

2024年,西安市共發放500萬元體育惠民電子消費券,其中體育健身類消費券發放400萬元,體育用品類消費券發放100萬元。西安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的發放工作周期長、范圍廣、優惠多,涵蓋籃球、足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健身、滑雪、滑冰、馬術等體育健身項目和大型單體體育用品綜合零售店。

“我們門店有200多人使用了體育惠民電子消費券,拉動體育消費10多萬元。”西安零距離健身游泳中心李家村萬達店銷售經理劉長青介紹,西安市體育惠民電子消費券促進消費者高頻次健身鍛煉,增加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黏性,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穩定的客源。

2024年10月,西安市印發《西安市促進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提出要深化融合發展激活文旅消費,舉辦特色化、品牌化、潮流化的文旅體活動。“真金白銀”的激勵政策激活了體育產業的“一池春水”。

體育消費特色產品(資料圖)。人民網 王麗攝

體育消費特色產品(資料圖)。人民網 王麗攝

為打造體育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激發城市體育消費活力,西安還積極開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活動,培育體育賽事經濟產業鏈,壯大體育市場主體,進一步滿足市民群眾健身、休閑、健康消費需求。

2024年受邀參加北京馬拉鬆的西北工業大學學生陸譽文介紹,他今年在跑步方面支出1.5萬元,主要用於報名費用、購買運動裝備和前往其他城市參賽的交通、住宿費用。“通過參加比賽,我去許多熱門城市‘打卡’,不僅拓寬了眼界,還實現了自己的健康目標。”

群眾體育風生水起、競技體育碩果累累、體育產業蓬勃發展、體育消費活力迸發......西安體育,在精彩紛呈中寫著“群眾”二字,交了一張“惠民答卷”。

(責編:吳德鋒、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